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1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1折-3.9折
筛选:
    • 鬼谷子·列子(精装典藏本)
    •   ( 1482 条评论 )
    • 鬼谷子 /2016-06-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鬼谷子》是战国纵横家流传至今的著作,它开创了中国游说修辞的先河,它提出了不同于儒、道、法等其它学派的哲学政治思想,它曾经被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运用,对宗教家、军事家、术数家都发生过影响,堪称中国奇书。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它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成为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 ¥12.4 ¥35 折扣:3.5折
    • 晏子春秋(精装典藏本)
    •   ( 1388 条评论 )
    • 马光磊译注 /2016-06-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晏子春秋》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主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的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件。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是我国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 ¥12.4 ¥35 折扣:3.5折
    • 中华传世文选--劝忍百箴
    •   ( 5 条评论 )
    • (元)许名奎 编 /2013-09-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好善忘势,方便存心,行之纯熟,可日践于无过之地,去圣贤又何远哉,苟或不然,任喜怒,分爱憎,捃拾人非,动峻乱色。干以非意者,未必能以理遣;遇子仓卒着,未必不入气胜。不失主偏浅,则失之躁急, 自处不暇,何暇治事?名日《忍经》。凡我同仁一寓目间,有能由宽恕而充此忍, 由而至于仁, 岂小补哉!

    • ¥10.6 ¥29.8 折扣:3.6折
    • 六韬三略(精装典藏本)
    •   ( 1731 条评论 )
    • 姜尚黄石公 /2016-06-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六韬》,周初太公姜尚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之书。 《三略》,秦时黄石公撰,主要阐述的是治国兴邦、统军驭将的政治方略,同时也涉及到一牡一用兵打仗的具体计谋与方法。其思想体系不局限于一家,而是杂糅各家思想,尤以吸收儒、道两家学说为多。因此《三略》虽以兵书著称,也被视为一部政治谋略著作。

    • ¥11.3 ¥32 折扣:3.5折
    • 国学 鬼谷子·列子·淮南子
    •   ( 26 条评论 )
    • 西汉刘安 著,《国家典藏书系》丛书编委会 主编 /2011-03-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及其门徒的著作集,也是纵横家保存至今的理论专著,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的游说修辞术。此书主张权谋策略及辩论技巧,从各个方面解释并利用战国时代激烈的社会矛盾,制定出一整套计谋权术与言谈技巧,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于无形之中达成目标,这是《鬼谷子》的精髓所在,值得后世去学习与揣摩。《列子》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诸子道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列子》中的哲理散文、寓言故事,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表达追求美好理想的,有《终北国》、《穆王西游》等;表达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有《黄帝神游》、《力命对话》等;反映高超技艺的有《偃师造人》等。《淮南子

    • ¥11.6 ¥32.8 折扣:3.5折
    • 子海精华编:申鉴 剧谈录 白沙语要 读书杂录
    •   ( 247 条评论 )
    • 东汉荀悦 撰,项永琴 点校,(唐)康骈 撰 /2018-09-01/ 山东人民出版社
    • 《申鉴》是东汉末哲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荀悦的一部政论性著作。《剧谈录》是一部记载中晚唐社会逸闻和 史馆残事 的笔记小说,该书既有一定补益史实的史学价值,也具有反映当时社会思想、观念、风俗等的文化价值。《白沙语要》一卷,为明代陈献章的语录著作。《读书杂录》是晚明著名的学者和藏书家胡震亨所撰的一本读书笔记。 此次整理,《申鉴》以成书较早的程荣《汉魏丛书》本所收黄省曾注《申鉴》本为底本,以上海涵芬楼影印《两京遗编》本、潮阳郑尧臣辑《龙溪精舍丛书》本为校本,参以卢文弨《群书拾补》(见《抱经堂丛书》)、钱培名校本(见《小万卷楼丛书》)及文渊阁《四库全书》等。《剧谈录》以明刻本(十行,行十九字)为底本,以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作为校本,点校时参照了徐凌云、许善述点校《唐宋笔记小说三种

    • ¥22.6 ¥64 折扣:3.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