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选为《南华经》(又名《庄子》)传世通行版本。它集哲学、散文、寓言为一体,涉及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注释详尽,译文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鉴赏。 本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集哲学、散文、寓言为一体,文笔变化多端,意象雄浑飞越,情致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书中所表达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了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各种奇特的人物形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诸子百家名言名典》是《二十四史名言史典》的姐妹作。诸子百家为我国先秦至汉初儒、法、道、墨、名、杂、农、阴、阳、纵横等各个学派的总称。各派代表人物如孔丘、孟轲、韩非、老聃、墨翟等及其代表作《论语》、《孟子》、《韩非子》、《老子》、《墨子》等,通称为诸子百家,即各个学派。我们这本书还选取了先秦、汉魏六朝以到唐时各代兵家如孙武、司马穰苴、孙膑、尉缭、李靖等人的军事名论,这也都是诸子的有机部分。
《医道还元》是“圣清光绪二十年,岁在甲午,季秋甘九戌刻,降著”,“扳藏粤东省城善书总局”的一本文穰,全书22万余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稿,对道学、中医学、中国哲学,尤其是中医哲学的研究意义重大。 作《医道还元》“注疏”,在“注疏”的规范性上难以把握。因为就《医道还元》正文的九卷,都分为“总论”和“洋解”两个部分,“详解”对“总论”进行逐句解释。如果把“详解”当作“注”,那所做的只能叫“疏”;如果把“详解”当作“总论”的“分论”,那所做的则叫“注”。从这个角度,《医道还元》原文本应该叫《医道还元注》才合适。就文本的实质而言,“详解”与“注”无异。既然原文本已经含“注”,那后来在此基础上做的工作,只能叫“疏”了。鉴于原文难以界定,所以本书名为《医道还元注疏》,此“注疏”的意
《五公山人集》十六卷,明王餘佑撰,清李興祖编。餘佑或作餘祐,字申之,一字介祺,號五公山人。先世為小興州人,宓姓,明初遷保定新城,改王姓。人清,王餘佑先侍父避居易州五公山雙峰村,後定居河問府獻縣,子孫遂為獻縣人。
《颜氏家训》是北齐文学家颜之推作的家训,文字生动优美,思想内涵深邃。在这里是学者颜之推为一本家训编订的注解,收集历代对《颜氏家训》所作的可信注释,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有相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