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篡的,故称《昭明文选》,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近千年间,130多位作者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共选作品近八百篇,有赋、诗、骚等各种文体达38类。所选作家作品,除屈原、宋玉、李斯等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是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家作品,因而成为保存汉魏六朝文学的重要典籍。因编选时间早,各种文体多,选录精审,内容丰富,故王运熙先生称之为 我国现存Z早,影响Z深广的一部总集。 被《四库全书总目》誉为 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 。很多名篇依赖《文选》才得以流传至今。 《文选》选文的标准是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即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所收录文章成为后人学习写作的范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文选》一度是科举士子的教科书和学习诗赋的范本。 《文选
遡书契而计之。则六经以下皆说也。然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立乎上古。以指。后有作者。皆其小者矣。汉、唐、宋俱有小说。姑勿论。予纂明史艺文志。至说类约三百七十家。其最多者。陶宗义说郛。陆楫说海。徐武功前四十家小说。谷神子后四十家小说。弇州四部说。其一也。其他丛谭璅语。更仆难数。然或博物君子。有心撰述。则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还取诸物。骋辨于坚白同异。钓奇于山海幽深。若是者。仆病未能。且不暇。归田数载。耄及健忘。酒阑梦觉。偶忆生平载籍所传。宾客所话。参以臆见。随笔著録。为挥麈之一助。汇而次之。得杂说若于卷。大抵雅俗间出。褒贬不论。洸洋悠谬。可笑人也。昔欧阳公作归田録未成。而序先出。神宗亟索观之。公因其中纪述有碍者。则去数十条。又嫌卷帙太少。乃撮取里巷委屑戏笑不急之事以足
中央文史研究馆为人民政府礼贤敬士之所,自1951年成立来近50年间,先后聘请文史界、书画艺术界的二百余位名人为馆员,符定一、章土钊、叶圣陶、萧乾、陈寅恪、启功等先生先后任馆长、副馆长之职。本集选编他们的论著计60余篇,内容涉及历史、文学、书画、戏剧等各方面,每篇文章之后有作者简历。
《楚辞展奇》包括生成机制与文化融合、非同凡响的诗人、奇崛狂放的楚辞、缤纷多彩的楚骚美等内容。在熟悉中国文献的基础上,较为地掌握《楚辞》文化发展、演变的脉络及其精神内涵。
书旨在搜集有元一代之汉文单篇散文、骈文和诗词曲以外的韵文。本书所收作家之时限原则上承金和南宋,原金朝管辖区作家以金哀宗大举三年(一二三四)为上限;原南宋管辖区作家以南宋赵昺祥兴二年(一二七九)为上限;以元顺帝至正二十八(一三六八)为下限。由金、宋入元,由元入明作家,其主要活动在元者,则作为元人收录。本书按照“以文从人”的原则,凡已收之作家,其文元论是否写于元代,均一体收录。元人的经、史子部著作,本书原则上只收序跋及书中所引之单篇元文。但可视为文集者,例如史部的奏议集、史论集、书判集,子部的题跋集,仍作为文集收录。为便于读者引用,本书仍按旧式编纂法分卷。每卷收文一万字左右,文多者一人多卷,文少者数人一卷。本书所收元文,尽可能选用善本、足本为底本,正文一依底本。底本确实有误,予
梁代文学家、书法家王筠,琅邪王氏后裔,字德柔,一字元礼,小字养,法号慧炬;齐建元四年(四八二)生,梁大宝元年(五五〇)卒于侯景乱中。王筠在永明年间度过了少年时代,未及当时文坛的风云变化;但自齐明帝建武四年(四九七)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后,因家学薰陶,群贤滋养,终能秉承永明文学的流风遗韵,驰聘文坛五十余年,蔚为梁文学的一位大家。 天监前期,因王筠积极实践永明声律理论,得到沈约的赏重。天监十四年(五一五)以后,昭明文学集团及梁代中期文学继起,固然令齐梁两代文学生出差别,永明文学的气韵风范仍潜运其中,他与刘孝绰并得萧统礼敬,又活跃于文坛十余年。东官易主后,王筠曾受到过冷落,但萧纲也说过「王筠本自旧手」(《梁书·萧子显传》)的话,仍肯定了他在梁代后期文坛的地位。因此,王筠的创作基本与
《国学览胜》,旨在对“国学”中的精华和神韵进行浏览式地概述;《国学探疑》,旨在就自己对于“国学”研究中所产生的疑问进行探释;而《国学纵横》,则旨在针对古今在“国学”研究和运用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加以评论,发表己见。《国学纵横》的作者是宋定国。
本书共12册,分别为《计篇》《九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火攻篇·作战篇(上)》《作战篇(下)·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和《用间篇》。 本书精选了《孙子兵法》中的经典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脉络,再用历史故事的形式加以展开和讲述, 加入精选原文及其注释,既全面展现了《孙子兵法》的核心内容,又适合儿童阅读,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生活中学有所用。本书深入浅出,文笔生动,趣味盎然,精心编写,以启发小读者在阅读中思考;插图活泼,让孩子的想象力飞翔;提高儿童的文史素养和精神境界,提高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度,深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