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难点,一是离我们太近,没有距离感的历史研究总是有许多复杂的情感埋藏其中,很难做到客观。二是资料的匮乏,很多当时的文献都封在档案馆里,一般人无法发掘。三是太过于敏感,一不留神就会踩到地雷。 杨奎松教授则是一位能抛开历史是非、以材料说话,又能发掘到未解密档案,行走在雷区的学术人,在中国,能这样做,并且能够做到的,并不多。在本书 前言 中,他这样写道: 历史已经发生了,成败是非已成过去。即使牵扯到祖辈、文化,或是党派、国家、民族感情,弄清真相,实事求是,尊重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理应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如果戴着有色眼镜,无论看过去,还是看现在,其实都没有办法弄清历史事实。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够暂时抛开历史中的恩怨是非,我们要发现历史真实并非没有可能。 这或许也是
本书稿是一部关于茶的历史,但不同于其他关于茶的图书,本书着重从茶叶的商品属性入手,详述其在历史中产生的重大影响。 茶,成为一种战略物资,一种国际交流的语言,一种传承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一种国际关系。因为茶叶而引起的争端和冲突,也改写了人类的历史。 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文献,将茶叶的真正起源、传播过程以及茶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做了系统的阐释和介绍。从妇好征鬼方有了茶叶雏形开始,至十六世纪走向并改变世界的进程,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资源,直至鸦片战争的结束,茶叶在整个世界的历史潮流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包括东印度公司的成立、伦敦大瘟疫后的快速崛起、里斯本大地震后的重新修建、七年战争(法国走私茶叶事件)后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主要因素,以及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波士顿事件),背后
本书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 作者连阔如是我国的评书艺术家。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由于作者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他同江湖上的一些人又有很深的交往,所以他能透彻地了解江湖内幕,并勇敢地将它书写出来,公之于众,且该书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真实可信,因而颇受读者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彝族古代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以璀璨瑰丽的上古神话最为有趣,它包括、天地与人类起源等;滇中三大湖沿岩的彝族古代图腾崇拜、图腾禁制以及古老的习惯法,至今仍保存于山寨居民的习俗中。 彝族古代文化,历史文献资料记载不算多,但辅以出土文物资料加以考证,其开始年代或始于古滇王国。滇是一个奴隶制的邦城小国,彝民称索咪王,为古西夷靡莫之属。 滇池地区是彝族文化的摇篮,古代经典及彝文经书中有记述。彝族的祖先居住在金沙江南北地带,成为彝人的大聚居区,而以今天的曲靖、玉溪为最密集之区。 爨文化为彝族古代文化的一部分。爨氏统治着广大地区,所依靠的就是彝族;虽然爨姓原是汉族,但从东晋以后的文献记载看,它在彝族社会中已经夷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