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和《三字经》各有侧重。如果说《三字经》偏重于知识,《弟子规》偏重的则是规矩。或许也可以说,如果《三字经》更多的是意在传授“文化”,那么,《弟子规》所看重的则更多是文明。钱文忠先生分22讲,从规矩、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弟子规》的内容和精义。
传统蒙学重视诵读,是在最恰当的年纪,用最有效的方法,教青少年学文化。对于今天的国学及语文教育,颇有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拾国粹,向广大青少年推广普及国学系列课程,蒙学阶段即以“三百千千”为主而略有损益。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本书是作者以其“雒诵堂”为教学实践基地,以亲身教学经历,为《三字经:讲读本》配套使用所做的拼音版诵读本。
暂时没有内容
暂时没有内容
暂时没有内容
本书所选智永《草书干字文》,是从《真草千字文》中将草书分出而成的,加标题计101行,l017字,是历早的《草书千字文》范本,也是学习草书诸君追溯古滋,必须平心静气研习的经典。以本人的三米字格草书行定位专利产品,套印智永《草书千字文》。为便于临写,改为一行7字,让读者诸君借用新的工具解读经典,临习经典,与先哲对话。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四字一讲,共21 讲。涉及《百家姓》前80 个姓的起源和演变、迁徙路线,关于各个姓的文史典故、名人轶事等等。内容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内附三集同名讲座光盘,值得珍藏。
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初名俊,又名俊卿,初字香圃,中年后更字昌硕,民国元年后署苍石、仓硕,号缶庐、苦铁、大聋、缶道人、苦铁道人、芜青亭长、饭青芜室主人、破荷亭长、石人子室主人、石尊者、五湖印匀、老缶,小名乡阿姐,浙江安吉人。曾在杭州“诂经精舍”拜经学巨擘俞樾为师习辞章和训诂之学;又在苏州入书家杨岘门下学金石学和书法;并与的金石文物收藏家过从,得吴大潋、吴云和潘祖荫等人赏识,以遍观诸家收藏的金石碑刻拓本及书画真迹,眼界为之大开。吴昌硕精研金石,善摹《石鼓文》,兼有书、诗、画、印四绝。其画因受徐渭、朱耷、石涛、李弹、赵之谦诸家写意画影响,博取众长,自创新貌,开吴派艺术之先;其诗初学王维、杜甫,后法唐宋诸家,清新淳朴;篆刻钝刀直入,苍劲雄浑,创为一派,一九一三年被公推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