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学派在历史上是一个地域特征非常鲜明的学派,其主要成员都是温州籍人士,其学说在南宋思想界有相当的影响,在宋、元文献中,永嘉学派多次被论者与朱、陆之学相提并论,黄震就以朱熹、陆九渊、陈亮、陈傅良为南宋学术的家,而叶适“混然于四者之间”,其中陈傅良、叶适都是永嘉学派的成员。在《宋元学案·水心学案》中,全祖望关于永嘉学派(“水心之学”)是与朱熹的朱学、陆九渊的陆学鼎足而三的论断,则进一步肯定了永嘉学派的历史地位。然而在整个中国哲学史研究格局中,永嘉学派研究只是很小的一支,对这一学派的研究历来不是学术界的主流。从永嘉学派诞生之日起,对它的研究和评价无不以程朱理学为参照系,似乎永嘉学派的理论特色只能从与理学的比较中才能彰显,在历史上,只有当人们发现理学不能应对时代的新挑战时,才想起
苏州河两岸内侧是大片居民区,人口高度集中。航船和附近居民习以为常地将垃圾、废物弃于岸边河中,河道上经常可见大量废弃物四处漂浮。更为严重的是,沿岸工厂视苏州河为露天垃圾场,日日向河内大量排放废水、废物、废气,致使河水恶性污染日甚一日,终致发黑变臭。吴淞江从太湖南昌来,流至下游上海已成强弩之末,冲刷力极弱,无力将污水排向黄浦江及外洋,日积月累,苏州河终于变成了一条丑陋的“黑河”。 就根本而言,苏州河将从历史上以运输型、产业型为主的河道,转化为如今以生态型、生活型为主的河流。到2010年,它最终要实现的远大目标是要让河水永远地变绿、变清、使久已不见的海鸥通过错掠河面,已为绝迹的各种鱼虾能重新出没水波,两岸则形成绵延伸展、风光无限的绿色长廊和富于诗情画意及文化内涵的亲水建筑长带。在上海
《义乌敲糖帮》描述的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群体。作者走进义乌60多个村落,亲身采访150多位敲糖人及其相关知情者,打开他们尘封的记忆,记录了物质贫乏岁月里一个个充满艰辛与苦难的心灵,展示了义乌人民坚忍不拔的刻苦精神。正是他们厚重的肩膀,挑出了今天义乌的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作者在书中还追寻出中国的敲糖帮历史长达几千年之久,义乌敲糖帮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支。义乌敲糖帮由卖糖、敲糖换鸡毛到经营小商品贸易而崛起于世界经济之林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几千年文明深厚底蕴展示出来的一个缩影。
本册所选均为摹写苏州历代名园的绘画作品,在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背后连接着的是一座座真实的园林。本册共收录了12件作品,数量不算多,却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从园林角度看,这些画本所表现的园林,在类型方面有寺庙园林、庄园园林、官绅私园、文人宅园等,时间跨度从北宋到民国,规模则有大型园林、中型园林、小型园林。从绘画本身看,所收作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有如倪瓒、沈周等画坛宗匠的名作,另一类则是钱穀、张崟等名家精品。充分体现了求精求美的编选原则,读者看到的不仅是一本专题绘画作品集,更是一部浓缩的苏州园林简史。
宁波濒临东海,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座古老文明的港口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宁波这座城市,从“三江”地带建明州城起,至今已有1180周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历代祖先的努力,至今沿保存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和历史遗迹。而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国务院将宁波公步为历史文化名城。20世纪年以来,宁波随着城市的升格,旧城的改造扩展。在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迈进中,老城区的建设日新月异,也给文物考古事业带来了生机。为了把本书写好,就把宁波解放出来,所进行的考古发掘与考古调查的成果,进行了科学的研究,找出港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亮点,进行历史的实录。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将主要的历史事件记录。
《杭州全书·西溪丛书:西溪蒋坦与 》是一篇记实的传记性文学作品,作者所叙述的社会变迁、诗坛活动、亲朋好友、家庭成员、名胜占迹、文学典故等,经查阅文献和考查证实,都是真吏有据的,故对于研究清末钱塘的社会变迁、民间风俗、作者生平和家族历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