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文化差异的现实,人们如何将外邦 蛮族 构想为 共同人类 ?这一努力又如何受到自身视角、经验和历史的局限?在本书中,西佩 斯图尔曼聚焦希罗多德、司马迁、蒙田、博厄斯等人对各自时代的边境经验的思索,分析世界历史上不同宗教经典、哲学、史书、民族志中 共同人类 观的异同,追溯跨文化平等的演进。斯图尔曼认为,诸如 共同人类 和 平等 的观念的 发明 并不描绘社会现实,而是旨在打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想象的世界。人们利用这些思想资源,与现实中的不平等展开持续对抗,正因如此,这些观念也具有了改变现实的变革性力量。
《丁韪良评传》由黄秋硕著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爆发的*规模的战争,也是伤亡惨重,破坏性强的全球性战争。这场大战,从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在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和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之间展开。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平方。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人,4多亿美元付诸流水。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
尼尔·麦格雷戈著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代表性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 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纽约时报》盛赞其为“少见的巨献”。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内容简介:《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一共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代表性的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纽约时报》盛赞其为“的巨献”。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两河流域之间的地带又称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伊拉克一带。两河文明的曙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1年,众多民族在兼容并蓄中将这一文明打造得灿烂辉煌。 如果你对这段古老的文明有兴趣,欢迎打开这本书,了解从青铜时代早期到铁器时代的两河文明史。它为你呈现更近、更细、更生动的古文明,为你带来更新、更全、更震撼的阅读体验。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苏联城市斯大林格勒一度被德军占领,但不久后又被苏军包围,而德军突围未果。这个过程中,苏德双方都陷入了 痛苦的消耗战。德国第六集团军不得不投降,苏联取得关键性进展。 但战斗仍未结束,本书集中讲述1942年冬至1943年春,德军再次反扑的凶险。此时东线的德军部队已被严重削弱,德军名将曼施泰因率领德国国防军使出浑身解数,以避免全线的溃败;而苏联红军曾试图快速扩大战果,又因冒进而损失惨重。双方都拖着残躯进行殊死较量,在乌克兰这片土地上再燃战火。 本书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献,穿插丰富的轶事和背景故事,生动地还原了这场惨烈的战斗。
这是一部罗马通史,自特洛伊木马屠城起,至君士坦丁堡陷落止,整整2207年,包括王政、共和、帝国三个时期,也涵盖了罗马文明的主要对手,包括迦太基、继业者诸国、帕提亚、萨珊波斯、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主要 史,quan方位、无死角地阐述罗马战争 的传奇以及罗马社会演进的整个历史进程。 卷主要包括罗马起源、罗马王政、共和早期、共和内战四块内容,几乎涵盖了这一阶段可查阅、见记载的全部战争,也介绍了罗马的基本制度、两大阶级、罗马军团等内容。 第二卷主要包括后三巨头内战、帝政主要王朝、蛮族入侵、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几大块内容,同样也以战争为主,但也完整阐述了各王朝兴替、内战等内容,不会让读者有跳跃感。 第三卷主要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史。着重讲述这一时期王朝的 迭,核心部分为查士丁尼王
\\\\\\\\\\\\\\\\\\\\\\\\\\\\\\\\\\\\\\\\\\\\\\\\\\\\\\\\\\\\\\\"★这是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以时间为主线,纵向梳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潮流起伏、形势发展,横向讲述欧洲、北非、苏德、太平洋等各个战区的重要战事。 ★作者站在一名军事理论家的高度,对参战国的战略决策和战役行动做了透彻讲解与精彩点评,对各国的战争愚行,特别是英国的连连失误 是不吝笔墨严加批判。 ★书中没有拗口的术语和复杂的概念,作者一路大道至简、平铺直序,辅以*到的分析、深刻的反思,甚至辛辣的讽刺。无论是战史小白、对二战有一些了解的进阶读者,还是骨灰级的二战粉丝,都能各取所需,从中汲取营养。 ★机械化战争论和间接路线理论是贯穿全书的两条暗线,几乎在解说各场战役时都得到了体现和运用,因此这本书也是深入理解利德尔·哈特军事思想的重要补充。\\
希利尔先生在书中倡导时间楼梯、人名重复、随文发问等方式,皆别开生面,有助于孩子对历史的有效认知和思考。读过此书,孩子们心中便有了一幅历史地图,一架时间楼梯,站在此刻,回顾漫长岁月中曾经有过的人和故事,他们会对世界历史有一个切近明晰的了解。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土壤学(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由绪论和上、中、下三篇构成。上篇(至第四章)阐述了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水及空气的物质组成和性质;中篇(第五至第十章)叙述了土壤性质与过程,包括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土壤结构与力学性质、土壤水分移动与循环、土壤胶体表面化学反应、土壤溶液(化学)反应和土壤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下篇(第十一至第十六章)介绍了土壤肥力与养分管理、土壤污染与修复、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土壤分类与调查技术、土壤资源类型及合理利用等土壤利用与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全书各章前后呼应,对土壤学基本原理及过程作了较的论述。 土壤学作为农学和地学的基础应用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德意志皇帝史》是吉塞布莱希特集40年功力,采考上百种原始资料写成的巨著,叙述了从德意志民族出现到19世纪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历史,用通俗的情调和艺术的笔法,将千年德意志的悲欢离合展现在人们面前。本书主要叙述了德意志民族出现到10世纪末的历史,讲述了在罗马帝国时期德意志民族的悲惨境地、民族大迁徙时期德意志民族的崛起,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歌颂了德意志民族崇尚自由、渴望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心声。塞布莱希特是个极富天才的讲故事者,全书文笔优美,简洁精炼,如果读者捧起该书,就*不忍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