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中的眼睛 一名日本间谍的摄影情报档案1924 1938》一书,讲述了一名日本间谍岛崎役治借民间摄影师之名,从1924年到1938年在中国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民情和民族问题的情报刺探与搜集的间谍活动。 日本间谍可谓无孔不入,他们刺探和搜集的情报非常细致、精确,以致将那个时期中国各个方面的状况一览无遗地暴露在众人面前,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东三省和发动全面对华战争做了详细的信息铺垫。书中出自日本间谍及各类 观光客 对中国政治、军事、民情和民心的分析,可以看到那时中国由于人穷国弱、民国政府无能腐败而处处被列强鄙视和欺侮的事实。这既刺痛着我们的心,也真实反映了那时中国的现状,这对于今天的我们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镜鉴意义。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宋神宗认为此书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内容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内容,能体现古代京城社会生活面貌。
本书分为八章,包括了绪论、魏晋南北朝笔记、唐代的笔记、宋代的笔记、金元的笔记、明代的笔记、清代的笔记、结束语等内容。作品梳理历代笔记,是一部笔记阅读的导读之作。作者详解材料背景,从中可见碧海掣鲸的历史,以及云蒸霞蔚的人文景观。 本书作者刘叶秋(1917—1988),原名桐良,字叶秋,号峄莘,后以字行。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文学系,后在天津《民国日报》任副刊主编,并在天津工商学院女子文学院兼课。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津沽大学、北京政法学院等校任教。1958年调到商务印书馆参加《辞源》的修订工作。1980年被聘为南开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先后出版《魏晋南北朝小说》、《古典小说论丛》、《历代笔记概述》、《中国字典史略》等著作。
大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大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而清代考据学家崔述在《考信录》自序中更有言道:“《考信录》何以始于唐虞也?遵《尚书》之义也。《尚书》何以始于唐虞也?天下始平于唐虞故也。”又说:“尧在位百年,又得舜以继之,作为《典》、《谟》以纪其实,而史于是乎始。是以孔子祖述尧、舜,孟子叙道统亦始于尧、舜。然则尧、舜者,道统之祖,治法之祖,而亦即文章之祖也。”可见,中华文明肇始于唐虞时代,虞舜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人类社会延续最为长远、影响最为深广的精神力量。 对于虞舜其人其事,古往今来原本就众说纷陈。近年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寻根问古之风大兴,各地为了自身的事业,往往纠缠于舜帝的生葬考证,持一说而不顾其
老照片,第五十六辑。本辑内容包括:徐宗懋一代报人余纪忠先生;刘鹤守熊斌其人;蔡登山罗隆基生命中的几位女性;林冠珍莫理循的家事;邢小群我的父亲;于大水我的爷爷和奶奶;史际平不尽的思念;张建美母亲的百年人生;高 信桂芳;樊建川一张照片与背面的题识;第四野战军颁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韩国庆);等。
本书是1987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为了纪念柳亚子先生诞辰100周年联合编纂的。柳亚子先生是一位收到社会各界广泛尊重的爱国志士,特别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人知名于世。他自参加革命以来,始终顺应历史的潮流,紧随时代步伐,为民族振兴、祖国富强奋斗了终生。他的爱国热情、政治节操和诗词创作都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翻译家耿继之的故事,记录了北师大女附中的精彩往事,收录了天津地毯走出国门的相关影像史料,以及20世纪50年代,苏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情形。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