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改变世界》一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外销瓷的通俗读物。在传统的观念中,中国的外销产品主要是丝绸和茶叶,这也是丝绸之路的由来。实际上,中国的外销品中传世多、影响更大的是瓷器。从考古和传世文物的角度看,瓷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名片。本书从外销瓷的海外考古故事、外销瓷的窑口探访、外销瓷本身承载的西方宗教、文化、艺术和生活,以及西方皇室、贵族和富豪定制的中国瓷器的相关内容。讲述被中国瓷器改变的西方生活,讲述中国瓷器的海外历程,讲述中国瓷器的世界影响力。
1983年夏天,一群凿石刨土的民工在广州市区一个叫象岗的小山包,无意中发现了一块断裂的石板和一个洞穴,经过考古人员的推断,这是一座极其罕见的汉代大墓。随着洞中探险和考古发掘的进行,辉煌宝藏让人心惊,神秘的主人渐露峥嵘——这就是被无数代劫匪、盗墓贼以及现代考古人员寻找了千年而始终未见踪迹的越南国国王的陵墓。它的现世,无异于打开了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一座宝库。本书用纪实的手法详细描述了这一陵墓的发现、发掘过程。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古迹。 我国历史古迹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我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发现的古人类有十多种,如距今已有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距今有80万年的陕西蓝田人,距今有40万年的北京人,遗迹年代更晚一些的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山顶洞人等等。至于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就更多了,比较典型的有本文提到的“蓝田遗址”、“河姆渡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大汶口遗址”等。 我国古代为帝王修建陵墓的风气相当盛行,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其中所发现的历史文物之丰富一向为世人所注目。我国的帝王陵墓主要有黄帝陵、禹陵、秦始皇陵、昭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等。1974年我国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东侧发现
龟兹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古国,龟兹石窟就建在古龟兹国的境内。龟兹石窟是龟兹国境内石窟的总称。包括有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尕哈石窟、玛扎伯哈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等六处主要石窟。兹石窟问世一个世纪了,本书能使更多的读者了解龟兹石窟。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对位于古丝绸之路库车的龟兹石窟作了较全面地介绍,文笔流畅,语言生动,图文并茂,为读者了解、认识龟兹石窟的艺术特点,价值提供了轻松的捷径。
美国革命是一次奇怪的革命。它没有直接的压迫原因,其爆发的缘由是复杂却又理性的。 为什么英国当时的执政者不能保住自己的国家?为什么各殖民地最终会选择独立?美国究竟“新”在哪里?正是美国这一“新型国家”,解决了大国众民如何导入民主,而又不被民主造成分裂、再分裂之难题。 该书描写了美国独立战争前英美双方的政治斟酌,指出美国独立战争其实是英帝国的一次内战,而内战的结果是英帝国的分裂。作者通过对北美殖民地的治理结构、大英帝国在七年战争之后的帝国改革运动所造成的危机的分析, 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了美国革命的独特性。
文学大家沈从文1949年以后转行做了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六千年间中华文物上,专注地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本书是"沈从文说文物"系列中的一本,收录了沈从文有关服饰类的考古鉴赏文章,对所谈到的每一时代的服饰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寻绎出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沿革的历史,对中国的服饰研究有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