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岗石窟》(作者昝凯)是“三晋揽胜丛书”中的一册,由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云岗石窟》介绍了云冈石窟的地理位置;五华洞奇丽雕刻与佛传故事;释迦牟尼佛的前生足迹;维摩问疾的流行;精巧玲珑的飞天艺术;云冈石窟的佛教人物;云冈石窟的乐器等内容。
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而产生的融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艺术。在我国众多的石窟中,代表性的要数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本书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石窟和石窟艺术的发展历史,书中的图画表现形式带有现场感和强烈吸引力。
《中国竹雕艺术赏析》是作者收藏研究竹雕的成果汇集。书中竹雕实物图片是作者从家藏的竹雕中选出的400余件藏品,涵盖了明清竹雕大部分的形制和题材,其中有许多是稀世罕见的成套珍品,有的是世所仅存的、孤品。《中国竹雕艺术赏析》既是竹雕收藏者的重要参考,又如一粒微尘含藏三干,映现了文明的干载流波。
《之物》是一场有温度的日本器物之旅 为您精选日本二十县市数十窑口成就的美好器物 向您讲述民艺师们历练、成长和创作的一路甘苦 与您分享别具一格的享美视角,以及生活中无限的趣味和智慧
首先,这本小书描绘出西方美术发展的清晰线索。 它避开了西方美术发展的细枝末节,惟其如此,对西方美术的发展线索的描绘才是清晰的。假如说,美术史是一条大河,那么,这本小书避开了一切曲折和回流,突出地描绘了大河的波澜壮阔的主流,特别是其中几朵丽的浪花。假如说,美术史是一个色彩斑斓、奇香无比的大花园,那么,这本小书避开了许多平平常常的花朵,突出地描绘了花园的概貌,特别是其中几朵香气最醇厚、色彩最鲜艳的花朵。一句话,这本小书大体包罗了西方美术的美术家和最精彩的美术作品,并且用一根彩色的链条把它们连缀成一个整体。 其次,这本小书对那些精彩的美术作品作了尽可能详尽的解释。 西方美术作品的题材多为《》和《希腊神话》的故事。对于熟悉《》和《希腊神话》的西方人来说,这些作品是不用解释的。比
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价值,而是指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前后这个时期。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作为战后劲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虽然是纯抽象的绘画,但却有着极为深刻复杂的政治背景。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和《走向更新的拉奥孔》,伊娃·科克罗夫特的《抽象表现主义:冷战的武器》和罗伯特·休斯的《纽约的没落》等,从不同的角度粗略勾勒出从现代主义批评到后现代主义批评的历史线索。
《西方美术简史》作者亨德里克·房龙,艺术是人类与身俱来的天性,因此,欣赏艺术就成为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利,房龙这个只有短短3万字的美术简史是在写过很厚很大的《艺术》之后写下的是长久的思考与写作之后思想精华的沉淀。以其独具的慧眼卓识,讲述了自洞穴艺术以降,直至近代实验美术,西方美术走过的摇曳多姿、精彩纷呈的历史。数百位大师的旷世杰作,以及细腻精到的文字解述,都在帮助我们重申这种,被我们久已遗忘,或从未意识到的天赋权利力图在最短的时间里,成就一个较为深刻的艺术鉴赏者。
岩画始于史前,是人类造型艺术的滥觞,开创了原始艺术的先河。岩画反映了远古以来的经历和成长,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真实记录和连续性的历史篇章。 宁夏有着丰富的岩画,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国岩画发祥地之一,在世界岩画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说起宁夏岩画就不能不提到李祥石。李祥石是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岩画研究中心研究员,自20世纪60年代末个发现贺兰口岩画至今,在岩画的世界里,李祥石留下了一串串真实而执著的足印,从岩画爱好者成为专家,凭着对岩画的挚爱,默默奉献,锲而不舍,在探索中他找到了人生的支点。
《云岗石窟》(作者昝凯)是“三晋揽胜丛书”中的一册,由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云岗石窟》介绍了云冈石窟的地理位置;五华洞奇丽雕刻与佛传故事;释迦牟尼佛的前生足迹;维摩问疾的流行;精巧玲珑的飞天艺术;云冈石窟的佛教人物;云冈石窟的乐器等内容。
这本集子所收,都是作者近30年来,也就是40岁以后所写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史方面的论文。就一个人的学术研究生涯来说,起步已经太晚,何况人到中年,家累既重,而工作的任务与地点也常有变动,因此也很难做系统的长远规划,而且我一向认为,如所论述果属真知灼见之作,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即使尘封于故纸堆中,需要的人自然会去查找,否则也就随它自生自灭,丝毫也不必惋惜,无非表示从前曾经有过某种意见的存在而已。基于这样的认识,根据平日读书有所领悟、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受到的种种启发,尤其是中国考古学逐渐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日益丰富的地下发现随时随地都在新人耳目,往往能使文献所记化“腐朽”而为神奇,确有感受时,就随手写成大小长短不一的论文,在各种性质的杂志上发表,以求及时表述自己的意见,以供讨论与参考,并组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