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亨利 基辛格的传记。基辛格作为白宫的首席外交智囊、顾问和国务院的首脑,参与制定美国外交政策,执掌美国外交大权,奔走活跃于美国和世界的外交舞台之上。退出国务院之后,基辛格仍继续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对里根政府和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均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重点展现了基辛格在白宫工作期间,帮助美国成功退出越南战争,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塑造中东和平局面等重要的外交成就。同时,与其他基辛格传记不同,作者在介绍基辛格的同时突出了其在中美关系及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了他对中国的看法。
宋美龄跌宕起伏一生,大致分为大陆时期、台湾时期、美国时期。台湾时期和美国时期,可称为她的 后半生 。从时间来看,后两个时期在她的历史中占的比重还应该大于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历史,强调 盖棺定论 的传统,更应有所关注。 本书在全球背景下,以宋美龄个人的思想、行为与生活为主线,探讨她在 外交 工作、社会事业、妇女工作等方面的作为,梳理其与家族其他成员的关系,分析其晚年隐居生活的幕后工作,勾勒她与中国现代史的一些风云人物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以图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其人、其事与其作用。我们认为,惟有如此方能在重重迷雾中找到那个真实的宋美龄,进而才可以更容易为宋美龄在历史上定位。
《陪都岁月:重庆时期的宋美龄研究》选取宋美龄研究中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角度,立足于详实而丰富的新史料,讲述宋美龄在重庆时期的政治生活。全书共分五章,包括初入四川:宋美龄视野中的重庆;举国大内迁: 蒋夫人再莅重庆 ;战争与中国女性:蒋夫人的 宣传战 ;废墟上的 救赎 :大轰炸时期的宋美龄;陪都岁月:精神重于物质。本书通过系统梳理重庆时期宋美龄参与抗战建国事业的方方面面,从全新的视角解读宋美龄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心路历程和历史作用。
《向忠发的浮沉人生》一书通过十三章五十一节,运用纪实文学的写作方法,采取时间顺序,详述了向忠发充满矛盾的一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不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全书语言生动,内容充实,发人深省,既可以作为党史读物,又可以作为普及知识的大众读物。
我总结唯有三件事可做:艺术、行动和爱情。 乔治 蓬皮杜 我之所以喜欢艺术,正是因为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且能够让人轻松地切换时空。古典艺术看到的是过往和历史,当代艺术看到的是现实和发现。 克洛德 蓬皮杜 这部作品由蓬皮杜之子阿兰 蓬皮杜和致力于想象力对权力影响研究的法国记者塞萨尔 阿尔芒共同执笔,讲述了被艺术、爱情和信仰支撑的蓬皮杜夫妇的一生,同时展现了乔治 蓬皮杜在从政期间以个人的艺术天分建造的一个充满文化与现代艺术感的法国。 蓬皮杜夫妇1933年在拉丁区相遇,彼此一见钟情,相伴一生。二人拥有相同的艺术审美和天分,把对艺术的热爱融入公共和私人生活当中,建设了一个充满当代艺术气息家庭的同时,也设计了一个新的法兰西。在乔治 蓬皮杜从政期间,他将自己的艺术想象落实成许多有益于法国的
山茂召(Samuel Shaw,1754 1794),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杰出战将、建国初期著名商人,美国驻中国广州、第二任领事。山茂召的事迹和日记由乔赛亚;昆西(Josiah Quincy)编著成书,即《山茂召少校日记及其生平》。传记部分记录了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军中生活、历次战役以及中美交往开端时期的历史图景;日记部分描述了他数次来华途中、在华及周边地区的见闻,以及参与亚洲贸易的过程;附录部分系山茂召与美国政界首脑等的通信往来。
宋美龄做为 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女政治家 的地位受到肯定,她擅长于演讲和鼓动,并在 新生活运动 、中国空军组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43年访美争取外援活动、坚持 一个中国 立场等事件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她的政治生涯一直在为她所归属的政治系统的某些政治目的而奔走游说,充分体现了她作为政治活动家的素养。虽然宋美龄不是政治领袖或政治理论家,但是在其一生的政治活动中,的确不乏真知灼见,虽然明显不能形成系统或体系,不能担当创立某种政治思想或政治演说的大任,但是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政治思想,仍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书避免了对宋美龄思想地位拔高脱离实际的弊端,重在从政治视角来研究其一生从事政治活动的思想变化的历程。二姐宋庆龄眼中单纯的小妹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女政治家?教会学校、留美、蒋
俄罗斯证人丛书 中国女作家旅俄20年力作 极具历史价值 苏俄兴衰史之书 再现风云人物,见证时代剧变 本书是作者长期关注俄罗斯社会、经济、政治现状后,以俄罗斯首位民选总统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客观而真实地将叶利钦的人生经历、从政作为、剧变中的行为等全景式地呈现了出来。 本书将叶利钦的一生凝结为34个重要时刻,涵盖了其如下几个人生阶段的经历:叶利钦成长的家庭环境和他的年少往事,丰富的大学生活,与妻子的爱情故事,从建筑工到初入政坛,从基层干部到历任州建设部部长、州委书记;接下来述及叶利钦前往莫斯科中央任职时期,从政治遇挫,到东山再起进入政权核心,后退出共产党参加竞选,终当选俄罗斯任民选总统;后部分是叶利钦在苏联解体后总统任上的作为,包括经济政策、外交事务、权力危机
本书完整记述了刘公武先生爱国爱民、追求光明的一生。 1903年,刘公武出生于华容县城的一个商人家庭。青年时代,他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在复旦大学时成为学运先锋,因参与学潮被退学回乡,随即身体力行参加了湖南农民运动,遭反动当局通缉后,他远走南洋谋生,后为探索德意志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恢复重建的奥秘,赴德国留学。 九一八事变后,刘公武从海外毅然回国,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上校秘书,辗转塞北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担任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少将政治部主任,竭尽心力培养抗日军政人才;任武冈县县长,颁布新政,贴近民生,开化民风。 抗战胜利后,刘公武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省民政厅长等职,协助程潜、唐生智、仇鳌等促成湖南和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公武先后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