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是中国绘画的精髓和灵魂。本书立足于艺术作品本身,探究中国绘画中线条的审美价值:作为硬质媒介的石刻和壁画,以汉画像石和永乐宫、法海寺、莫高窟等为对象,研究其绘画作品线条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在纸绢绘画中,以院体画、作家画、文人画三类画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代表画家的作品中线条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在中西艺术融合的语境下,探讨了现代以来中国画家的艺术作品中线条呈现的崭新面貌。
《南田画跋(今注今译)/艺文志》乃后人从恽寿平的书法、绘画原作上,或后世汇刻的刻帖、刻石中适录恽氏论画之语,编纂而成。其文字清逸精微,承载着恽寿平独立高标的审美性格,对于前辈画家的独到评骘,以及与友人交游的雅集往事,是研究恽寿平画学、美学思想,及其与王晕、笪重光等人交游的重要文献,更是研究“清初六大家”之绘画技巧、画风源流,以及清初文人审美情趣的重要文献资料。 恽寿平是明清之际的书画家,常州画派创始人,“清初六大家”之一。《南田画跋》一书,乃是后人从恽寿平的书法、绘画原作或后世汇刻的刻帖、刻石中迻录他的论画之语,编纂而成。本书在对《南田画跋》现存版本精审精校的基础上,以蒋光煦《别下斋丛书》本为底本,另将收录于《借月山房汇钞》本、《瓯香馆画语》本及秦祖永《画学心印》本,而未
中国画论“逸品说”之嬗变史,是中国传统艺术史研究重要课题之一,亦是极富中国文化特征之艺术史研究课题之一。其内容之丰富,既包含艺术批评史,亦包括艺术理论史、创作风格史,可谓一体三面。 中国画论“逸品说”发端于唐代,初以艺术本位立场之“质量批评”与“风格批评”为特征。洎北宋嬗变成以非艺术本位立场之“人格批评”为特征,形成既深且广之思潮,蔚为一场士人艺术运动,从观念上撼动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轨道。元代“逸品说”转入低调,复以艺术本位立场之“风格一技术批评”为特征,其画法研究之走向深入,在实践上巩固了“逸品”绘画之艺术地位。明代中晚期以降,以“人格一风格批评”为特征之“逸品说”再次被推向艺术研究之中心,“逸品”绘画至此真正成为中国“正统”绘画并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画论“逸品说”嬗变
“画谈”是请画家来谈画,不仅要谈出想法、看法,还要谈出办法,并从实践中获得养分,引导艺术创作,终由画来说话,这好比故事讲多了自然会得出道理。艺术也不是等有了灵感才去创作,而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和灵感不期而遇,擦出火花。艺术上没有捷径,今天的面孔就是岁月的浸染,谁也无法阻止每一个人成为好的自己。从“画谈”一路走来,编者能感觉到大家艺术精进的呼吸和成熟的方向。 “画谈”的每一次聚会都是丰满心灵的盛宴。当曾经的美好和幸福勾起我们怀念时,那些藏在心中的无奈、困惑甚至是愚昧,需要我们清醒。丑掩盖不了人性的美,也包裹不住生活的苦难。我们只有面对面地说出来,才会走出曾经的阴影,懂得高贵、浪漫,懂得艺术,懂得自我。
本书为改版书,主要从全国各地初中物理考试中选取难题、附加题进行解题分析、同类题举一反三训练。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质量和密度、力、运动和力、压强、浮力、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等。本书适用于基础知识扎实,想要在考试中能拿到高分或满分的学生,通过对各类型拉分题的分析与练习,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新版去掉了老版中的偏题、难题,重新梳理难度层级,由易到难。
本书全面论述了纤维素醚的结构、制备原理、生产工艺、设备发展、应用领域以及分析测试技术。全书共七章,内容包括:纤维素结构与分类,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以及其他纤维素醚的合成原理、结构特点、产品类型、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还简要介绍了几种重要的纤维素醚的分析测试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纤维素醚以及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参考教材。
当前全国高中新课改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全面实施与深化、推进,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也走上“轻负高质”之路。可当下使用的模块教材较多,尚不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整合模块教材的高中竞赛辅导也是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我们组织了浙江、江苏、安徽、上海等省市有多年化学竞赛辅导经验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编写了此书。 《高中化学竞赛习题精编(高2)》跟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类竞赛书错开定位,以实战练习为主。主要为高一、高二同学平时在教师讲座后,为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课后练习所用。当然同学们进行适当的自主练习,是竞赛取得好成绩所必须的!这也是“轻负高质”的生动体现。 《高中化学竞赛习题精编(高2)》所编著的题目分A组(省级初赛)与B组(全国初赛)。题型样式同近几年真题接近(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