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与早期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设备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当今的幼儿已经成为 数字时代的原住民 ,被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所环绕。怎样正确引导幼儿使用数字技术,如何借助数字技术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 本书基于已有研究、运用多国案例,介绍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支持幼儿开展创造性游戏和表演游戏、户外游戏,发展读写和数学能力,还提出了 数字化教学法 的实践思路,为研究者、一线教师和家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书中关于3岁以下儿童如何使用技术的内容,也是当前婴幼儿家长普遍关心和亟需专业指导的话题。 《 编程 儿童的游乐场(第二版)》 本书作者玛丽娜 乌玛什 伯斯为美国塔夫茨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儿童发展双料教授,儿童编程语言ScratchJr和积木编程机器人KIBO的开发者。 本书基于 编程
本书共五个专题,专题一 幼儿园健康领域核心经验;专题二 幼儿园语言领域核心经验;专题三 幼儿园社会领域核心经验;专题四 幼儿园科学领域核心经验;专题五 幼儿园艺术领域核心经验。本书参照《指南》五大领域的内容,确定幼儿园五大领域核心经验的基本架构,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领域的核心经验进行说明,分析幼儿核心经验获取的途径。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以直观、有效的方式将幼儿发展核心经验的内涵与特征展示给大家,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的掌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并以领域形式呈现鲜活的、真实的、原创的精品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目标在继承了“四基”“四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即: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并在课程性质中强调: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这些可以概括为“六核”“三会”。总体上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及目标可以总结为 “四基”“四能”“六核”“三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四基”“四能”的要求。同时提出了十大核心词,如果简称为“十核”的话,那么总体上现行的义务教育数学核心素养及目标是“四基”“四能”“十核”。 本书借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维指标体系,从数学认知、数学思想与能力
这是一本可供幼师大专生进行托班教养工作的职前培训的参考用书。它将从托班教养工作的性质、意义、任务、内容以及2~3岁幼儿在各领域的能力发展概况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介绍,并为促进各能区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教材和具体的教法指导。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就是在班级活动室的空间进行划分后的区域(包含延伸的走廊、大厅、户外等公共区域)中开展的各类别游戏。教师通过对活动区环境的创设诱发儿童游戏并对游戏行为进行支持,促进儿童经验与能力的共同生长。作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有效途径,活动区游戏的品质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书基于幼儿园十多年的园本实践出发,从思考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为读者介绍具有操作性的观察与评价的方法。通过本书思考与实际部分的相互映照,能够部分解答一线幼儿园教师在活动区游戏中观察与评价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为教师观察评价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线上进行教研已逐渐成为教师教研的新常态,并成为重要的教研新方式。如何更好地开展在线教研,提高在线教研效率,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从而更好地实施高质量的教学,是当下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书定位为“拿之即用”的实操型指导读物,以“在线”+“教研”为切入口,以场景问题为导向,梳理了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及适当的工具,如为教师提供了25个在线教研场景和25个实用技术工具。其中,导读篇介绍了互联网赋能的在线教研发展新内涵;在线教研场景篇围绕“场景描述、工具材料、流程方法、技巧提示、关联阅读”五个维度,阐述了教师在线教研时的常见疑难及解决办法;实用技术工具篇以“工具简介、特色功能、注意事项”为线索,介绍了教师开展在线教研时能用到的常见
学校课程实施其实是孩子们与世界打交道的美丽图景。活跃学校课程实施,让所有教师都动起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做什么,多试几个怎么做。扎根过程,让所有的信息流动起来,让所有的渠道畅通起来。 《活跃学校课程实施》从课堂教学、重组整合、研学旅行、社团活动、节日民俗、寓教于乐、礼仪学习七个方面具体阐述学校课程的实施路径,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课程实施模式;开展课程重组和整合,把各个相关的课程进行组合搭配,构建出新的课程群;在时空上打通校内外深度学习的渠道,加强校内外的联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4版)》通过将美术活动置于一个由不同元素变化组合的动态系统之中,对美术活动做出了新的分类与归纳。同时,系统调整所带来的概念衔接上的缺陷也得到了填补。这使得从更大系统解读美术教育观念和把握幼儿园美术活动成为可能。本次修订按活动类型分别调整、充实了一些教育活动方案与案例,以便学习者可以通过实例把握设计、指导教育活动的思路和方法。在附录中补充了对美术教育活动案例的分析,以便学习者更多地了解教育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警觉好的意图中的陷阱,多些教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