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CEL语料库光盘的总体结构包含三个部分:口译语料库、笔译语料库以及检索工具。口译语料库包含语音文件和文本文件,文本文件包含学生的完整英汉、汉英译作和经过句级对齐的平行语料,平行语料又进一步分为生文本和经过词性赋码的文本。笔译语料只包含文本语料,其分级格式与口译部分相同,同时笔译平行语料也包含生文本和词性赋码文本。本手册共四章,章为绪论部分,对PACCEL进行了总体介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PACCEL的口译语料库;第三章详细介绍PACCEL的笔译语料库;一章对PACCEL检索工具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有关中国近代翻译史的几个重要个案研究,尝试处理当中一些长久以来没有受到注意的课题,例如通事、外交语言、使团国书翻译问题等,目的是展示翻译在中国近代史发展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各个案研究中,作者参考了大量的中西原始资料及前人研究,通过充足的讨论来表述独特的个人观点。
《汉英\英汉译名统一与翻译规范研究》是作者(刘法公)长期研究的成果,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翔实的翻译例句和误译图片评析了商贸、法律、公示语这领域内汉英/英汉译名不统一问题的长期性和严重性,剖析问题的症结后结合相关翻译理论提出解决方案。本书创新性地提出译名统一原则和理论,对解决长期困扰翻译界的难题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书共分六章,重点研讨商贸、法律、公示语这领域的译名统一问题,研究内容涵盖国际商贸、中国组织机构、法律术语、法规名称、公示语、译名统一研究的历史轨迹等,观点犀利,佐证可靠,发人深省,希望为翻译界应对新时代翻译的新问题带来新的启示。本书就译名统一问题展开的翻译专题研究可以作为翻译评论模式的深度延伸,是翻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开展专题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编者退休后,潜心学习书法,修身养性。先后临习古代书法大家的篆隶楷行草等多种书体。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书法作品。学习书法期间,应同学同仁之邀,注释了唐代草书大家张旭《古诗四帖》、宋·黄文节公书梁·简文帝的《梅花赋》等字帖文字,纷纷复印传抄。 本书《颜注急就篇译释》是据学习《急就章》的笔记整理而成。本书校勘详实,译注严谨,书后附有《明拓急就章》,可助习者扫除文字障碍,亦可供学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重点研究并叙述了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中国的对外文学翻译活动和主要内容,并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重点研究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翻译环境、文本选择原则、翻译策略、译作接受情况及其在塑造中国文化形象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等,并从中总结出可以借鉴的经验,以期提高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外译文学作品质量、以及文化输出效果。本书主要以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为考察对象,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