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罗马人制造排水管用的铅,到为恒星燃烧提供燃料的氢,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由元素构成。破解元素之谜,就揭开了万物构成的法则!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成了张元素周期表,成为人类探索自然之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从中世纪炼金术师到现代化学家,从阴差阳错的发现到严谨的科学实验,从原始冶金到粒子对撞,每一种元素的发现背后,都有你不知道的有趣故事。不仅是一场破解元素奥秘的探索之旅,更是一部揭秘万物构成法则的科学简史。
我们的宇宙是一件天工神作的艺术品吗?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尔切克带领读者踏上了人类2500年探索美的征途,沿途让我们领略了物理、艺术和哲学的锦绣风光。作者从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开始,历数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所产生的美丽思考:从开普勒的行星模型,到牛顿的力学,再到麦克斯韦的电磁方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原子运动的量子美。他指出,有些思考即使是错的,但其中蕴含的美仍然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比如,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的观点从现代科学角度看显然不正确,但将整数和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这个想法却生存下来,在现代量子力学中得到了体现。 本书通过量子论和标准模型具体呈现了科学之美,建立在对称性上的标准模型昭示着基础物理已经非常接近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圣殿:物理现实和数学理想之间的对应。作者也指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科普书。用漫画的形式趣解各种难懂的物理理论,在这里一个个实验成了直观的场景,你想破脑袋理解不了的现场,做出了动态演示。跟随本书你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爱因斯坦的梦境,坐在牛顿老师的课堂,来到星光实验的现场……最近距离接触科学的真相。本书上部(前五章)和大家一起回顾物理学走过的坎坷历史,这段历史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段战争史。在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纷纷谢幕之后,爱因斯坦闪亮登场。他就像一位横空出世的大侠,无门无派,但出手即震惊天下,他的绝招就是“相对论”。 最后四章是本书的下部,下部比上部更精彩,结构更宏大,故事更神奇,真相更惊人。在下部中,作者细致地剖析时空的真相,带你领略神奇的四维时空奇景,了解整个宇宙的图景,再回到原子的深处见识不可思议的微观世界,最后看一
《地球角落(2)》是一本将带领你游历世界的书。在此,你将跟随科考学者、记者、摄影师的视角,抵达一个个妙不可言、可能一生都无法造访的地球角落。这里有硝烟散尽的中欧旧梦、南极冰川下的宝藏、神秘古老的玛雅文明、广袤非洲的动物王国,还有亚马孙雨林中探险家们的噩梦——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信念在此交相上演,述说着我们在历史进程中如何改变地球,最终又注定要被环境所塑造的亘古故事……就让思绪跟随这本《地球角落(2)》暂时逃出都市,发现世界,也发现自己——这场充满冒险精神的壮丽旅程,必将不虚此行。
基思·鲍尔是伦敦大学学院的数学教授,也是位于伦敦的国际数学科学研究中心(ICMS)的科学主任,该中心的宗旨是推动数学研究与公众普及。 《怪曲线、数兔子及其他数学探究》一书源于基思·鲍尔为各中学数学俱乐部所做的一系列有关趣味数学问题的通俗演讲。他希望通过此书传达学校里不教但却非常有用的若干数学思想,这些思想涉及数学中的许多不同分支。为了让本书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基思·鲍尔在每一章中加入了一些问题及解答。如果你要了解和欣赏数学,那么你就必须去做它——仅仅看书是不行的。
本书是讲述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的科普读物,内容包括:地理的真相、地理的奇观、地理的迷团、地理的探秘、地理的珍宝、地理的趣闻等。阅读《有趣的地理常识》,犹如漫步于地球,不但会让你获得旅游的轻松快乐,而且将使你增长许多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