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中国星空 ,齐锐,科学普及出版社 【新华正版图书书籍】 作者 齐锐 原价 ¥56.00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04-01
作为《当代中国科普精品书系》的组成部分,本系列《应对自然灾害卷》包含了《当大地发怒的时候》《地球大气中的涡旋》《山崩地裂》《水多水少话祸福》和《地球气候的演变—过去、现在和未来》5 册,分别讲述有关地震和火山喷发、热带气旋(如台风)、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涝与干旱灾害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科学内容。编者希望通过这些小册子向读者传递相关的知识,增强读者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
《自然传奇丛书:风的传奇》从风的形成、风的分类、风的作用等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不仅如此,还在“视角延伸”专栏深入地解释了一些关于风的自然现象。在最后一章关于风的古今趣谈中,将与风有关的一个个小故事娓娓道来,因此这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更是一本人文科普书。 读完这本《自然传奇丛书:风的传奇》,我们不仅希望读者能够了解风,知道如何应对常见的大风灾害,更重要的是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小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你当然不是傻瓜!你冬天知道保暖,夏天知道遮阳,下雨知道打伞。但一到理解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的问题时,或者在你为周末准备时,你除了应知道明天的天气预报外,还应知道更多。 放下你的农家历、答案在这里,气象学家、电视天气预报员梅尔·高德斯坦博士数年潜心研究天空的成果和《完全傻瓜指导系列:天气》将让你从其学识与经验中受益匪浅。从本书中你将知识: 全球循环境模式的内幕及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有关不同云型预示不同天气的宝贵秘诀; 有关飓风的形成和破坏的简单解释; 有关大气染染源及其对臭氧层影响的信息; 有关厄尔尼诺一同象产生及其后果的真知灼见。
《气象谚语精选:天气预报小常识》是一本专门介绍气象谚语的大众科普读物。作者结合自己长期的工作实践,从搜集整理的大量气象谚语中,精选了千余条(组)民间最常见、最实用的气象谚语,从具体含义到科学道理,分类逐条地加以解释,以帮助读者通过气象谚语掌握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学会天气预测,丰富生活常识。《气象谚语精选:天气预报小常识》内容丰富,科学实用,不仅可供广大家庭和气象爱好者特别是广大农民阅读使用,也可供专业气象工作者学习参考。
此前我们只能在遥远的度假胜地感受到的热浪、暴雨和毁灭性的风暴,是否意味着气候变化,抑或它们只是正常的天气现象?物理学家弗丽德里克·奥托女士参与了归因科学的建立。借助这种革命性的方法,她可以准确计算出气候变化何时会发挥作用。像“哈维”飓风这样的灾难是人为的吗?干旱是全球变暖的结果,还是像往常一样,只是一段难耐的酷暑?数据显示,由于气候变化,2018 年在德国出现的热浪再次出现的概率至少是以前的两倍。在澳大利亚, 2019—2020 年摧毁整个大陆的丛林大火再次发生的概率至少增加了30%。好消息是,借助归因科学的数据,人们可以追溯导致天气现象的具体原因。一家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都可能被告上法庭。而且,气候变化不再被滥用为借口:政客不能再用它来掩盖管理不善和自身的失败。这本书让那些激烈的辩论变得清晰明了。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王修筑编著的《图说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用简洁语言,配以手绘插图,完整展现了二十四节气中每一节气、七十二物候中每一物候的具体特征。介绍了农业与气候、植物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如“春分初候时燕子飞回北方”,“处暑三候时庄家大面积成熟”,“冬至,民间除吃饺子,还会举办拜冬贺冬的各种活动”,“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浓缩精华农事知识,详细再现了农事、节令及物候的具体场景。传播了先民的智慧,展现了农耕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