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是一套面向9~14岁读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科普读物,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截至2023年10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总计43个非遗项目,带孩子领略这些享誉世界的非遗背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非遗里的中国》共分为三册:《千年国粹》,讲述非遗的璀璨成就;《匠心巧思》,聚焦非遗的民族智慧;《薪火相传》,侧重非遗的传承脉络。
这是一本简单、直观、有趣的科普书。男人和女人的大脑不同吗?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冲动和叛逆?通过“云”将我们的大脑连接在一起会很快成为可能吗?未来的脑又将是什么样的?从功能、感觉、交流、记忆、意识到未来的脑,本书从多个方面带你重新认识错综复杂的大脑,了解它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配有清晰的信息图来解释复杂的原理,为你揭示人类大脑的复杂运作过程。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作者门罗再次献上有趣,好玩,长知识的科普读物,满足5~105岁人类的好奇心! 你有没有想要进一步了解复杂的事物,却被那些烦人的专业名词搞得一头雾水?这本书会帮上大忙!作者兰道尔·门罗用小学生都能看懂的文字加大幅图解,以严谨的科学家态度解释了世界上常见的有趣又难懂的45种事物: 加热吃的的电波盒子(微波炉) 围着太阳转的其他世界(太阳系) 构成世间万物的各种小玩意(元素周期表) 在你体内装着很多水的小袋子(细胞) 能把城市烧光的机器(核武器) 写字的棍子(水笔和铅笔) 高高的路(桥) …… 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如果生活中没有它会发生什么?它们的用途和运作原理是什么?如果打开或是关上、转一圈儿或是按一下,它们
作为一本面向儿童的知识绘本类图书,本书介绍了14种深受世人喜爱的主流体育运动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棒球等传统球类项目,也包括田径、游泳、竞技体操、柔道等奥运会主流比赛项目。其中,每种项目分为6页介绍,前两页用非常精炼的语言介绍了运动发展小史、比赛规则;中间2页为冠军画廊,甄选了该项目*伟大的10名传奇运动员;*后2页则介绍了该种运动的一些特色,如运动装备、世界记录,还包括一些背后的趣味故事,等等。本书语言平实,内容丰富,可以说是一本给孩子的体育运动小百科。 本书画风可爱有趣,知识丰富,推荐7-12岁儿童阅读,亦可作为亲子阅读备选书目。
人类究竟是什么?数十年来,作者松泽哲郎在不断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始终贴近黑猩猩从事研究。黑猩猩与人类在进化上较接近,作者通过深入了解黑猩猩,为读者认识人类心灵的独特之处,认识亲子关系、教育、社会等的起源,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视角。本书不仅揭示黑猩猩的社会性互动和四肢协调特点,对“直立行走造就人类”的看法提出质疑,而且推出新假设,进一步完善“人何以为人”的理论,更以观察和实验的成果为依据,细致评述黑猩猩对工具使用的学习以及对数字和颜色的认知与记忆,为灵长类研究作出贡献。作者还为年轻学者指出了很多有待填补的研究空白。全书充满了对灵长类学科发展及后继人才培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