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作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高级办公自动化课程的实验教材。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Windows7基础操作和文件操作 第二章Internet网络应用 第三章Word2010高级应用 第四章Excel2010高级应用 第五章PowerPoint2010高级应用
本书针对普通电脑用户在生活、工作、娱乐中使用电脑时会遇到电脑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情况,将这些大家最关注的电脑安全问题进行通俗地介绍。全书共分7个专题,分别对普通用户在进行影音娱乐、办公、聊天、游戏、浏览网页、电子商务等电脑应用时容易中病毒、木马的地方世行介绍,并对中毒后的实际现象举例说明,让不太懂电脑的用户通过这些说明就能知道自己电脑中了什么样的病毒或木马,而且根据我们提供的步骤性图解流程就能解决问题。并对如何打造一套安全的电脑防护系统作讲解,让用户能更放心地使用自己的电脑。
隐写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保密通信与保密存储的事实不被发现,而隐写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发现这类事实。随着网络与多媒体应用的普及,隐写与隐写分析的研究发展很快,它们之间的对抗不断进入更高级的阶段,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描述与全新的总结。《隐写学原理与技术》将隐写与隐写分析作为一个新学科——隐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主要内容包括隐写与隐写分析的发展背景、主要性能指标、基本的消息嵌入方法、隐写分布特性保持、矩阵编码、专用隐写分析、湿纸编码、基于±1的分组隐写编码、通用隐写分析、高维特征通用隐写分析、优嵌入理论、校验子格编码、自适应隐写、选择信道感知隐写分析与基于深度学习的隐写分析,其中各个子领域的内容也概括了新的主要研究成果。此外,《隐写学原理与技术》各章的小结与最后一章给出进一步阅读和思考的方向,除
本书分分三个部分。部分描述密码学中的常用算法和数论算法,以及这些算法的C和C 程序实;第二部分描述密码算法的C和C 实现,主要包括RSA系统和替代DES的Rijindael算法。第三部分给出了书中C函数和C 函数的一览表及一些有用的网址。本书注重算法的实现以及密码算法与C和C 程序的结合,这也是本书的主要特色之一。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本书提供了一个可用于现代密码的完整软件包。书中除重点介绍了两种重要的密码算法之外,还涉及程序的检查及错误处理、密码策略及密码的前景等。该书的版问世后,被译为英文在美国出版发行;本书则是依据作者对德文第二版的增订版译出的。
《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是一本专注于信息安全产品的教材,内容涵盖了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网络隔离、安全审计及上网行为管理、网络存储、数据备份、防病毒过滤网关等方面的常用信息安全设备,详细介绍了它们各自的功能、工作原理、配置以及应用部署方案,是培养信息安全设备厂商急需的技术工程师的绝好教材。 《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的写作融入了编者丰富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每个章节都专注于特定的主题。考虑到神州数码产品在职业院校较高的占有率,《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在天融信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神州数码设备应用的内容,讲解通俗,案例丰富,力争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核心安全设备的基本操作与应用技能,达到快速入门与提高的目的。 为
网络安全是在分布网络环境中,对信息载体(处理载体、存储载体、传输载体)和信息的处理、传输、存储、访问提供安全保护,以防止数据、信息内容或能力被非授权使用、篡改和拒绝服务。 全书共分4篇20章,全面讲述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网络安全的入门和基础)、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联安全体系结构和Inter安全体系结构)、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VPN、IPSec、黑客技术、漏洞扫描、入侵检测、恶意代码与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系统平台安全以及应用安全),以及网络安全工程(网络安全设计、管理、评估)。 《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网络安全》内容翔实,结构合理,概念清楚,语言精炼,实用性强,易于教学。 《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网络安全》可作为信息安全、计算机、通信等专业本科生、硕士生的教科书,也可
本书兼具专著和教材的双重属性.是作者从事多年的应用密码学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的结晶。本书全面介绍了应用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典型实用技术。全书共15章,内容涉及密码学基础、古典密码、密码学数学引论、对称密码体制、非对称密码体制、HASH函数和消息认证、数字、密钥管理、序列密码、量子密码;书中还介绍了应用密码学在电子商务支付安全、数字通信安全、工业网络控制安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安全这四个典型领域的应用方法和技术。语言简练,内容重点突出,逻辑性强,算法经典实用;突出的特色是将复杂的密码算法原理分析得透彻深入,便于读者花少量的时间尽快掌握应用密码学的精髓。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密码学、应用数学、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检测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
本书重点讲述物联网及其安全问题。全书共分12章,包括物联网概述,射频识别技术,产品电子代码,无线传感网络,物联网与云计算,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的系统架构,物联网的安全威胁,感知层的安全问题,网络层的安全威胁,应用层安全,物联网的应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