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和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合作编辑出版。内容包括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的*作品,以及环境设计的大事记和有关环境设计的学术成就,是一本详实的、权威的年度作品集。
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学科常常处于矛盾的两极之中。一方面观念意识是非常超前的,比建筑学、城市规划都超前,例如在今年我院“世博会场址规划设计”中标方案中,诸如和谐城、正生态城市等比较超前的规划设计理念大都是由景观引领的:而在另一方面,在人居环境学科中,这个学科又常常被认为是落后的,赶不上包豪斯,包豪斯现代运动之初,景观规划设计学术界的现代运动尚未启蒙。直到50年代,该学科领域才有人造反,才有学生拒绝巴黎美术学院式的毕业设计。一方面该学科专业概含面非常广,所涉及的学科专业内容甚至不比城市规划少,可是反过来这个专业也被人认为能力极为有限,在狭义的理解上景观的核心还是园林,园林就是栽花种树,包括在建筑规划界,时至今日,持此想法的仍大有人在,尤其在中国,这种对于景观,风景园林的轻视,导致中国
这本名为《景观与城市转变》的作品专辑以一些特别挑选的方案来说明:同样面对着持续性、舒适性与公平性等环境问题,景观能够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回应土地整治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课题。这些项目的多样性也证明了“景观规划”是一种相当务实的城市规划形式。
中国城市绿化和园林植物景观建设近十年来快速发展,在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首先,城市绿地面积有了快速的增长,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住宅小区开发对绿化、美化和景观建设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其次,园林植物多样性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各地近年大量引进国内外优良绿化植物、开发乡土植物,使城市绿地的植物种类大量增加,极大地丰富了物种多样性,提高了生态效益和植物景观效果。第三,植物景观工程质量大幅度提高,表现在景观工程、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水平的提高以及植物景观养成水平的提高。第四,城市植物景观质量大幅度提高,在施工技术水平、景观养成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由于大量引进、使用经过改良的绿化植物品种,其观赏性、景观性、功能性和适应性都大为提高,比如彩化、香化、立体化和功能化等
本书从理论上阐明了学习园林建筑设计对培养未来高素质建筑师的作用,在深入分析中国古代自然风致式造园意匠的同时,介绍了造园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作者以介绍、分析教学作业实例为主,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设计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使初学者尽快领悟要点,掌握技巧,快速提高绘制方案设计草图的能力。
这是一本关于环境艺术手绘入门与提升的教材,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丰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本书涵盖了空间手绘技法表现中的入门基础准备训练、不同材质的手绘表现技法、室内空间手绘表现、景观与建筑手绘表现、考研快题设计案例和技巧几大部分,能够帮助手绘设计初学者和为考研准备的学子在系统的教学辅助下快速的提升自己的手绘设计能力。适合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为考研准备的人士、设计师使用。 什么是手绘?我们这里说的手绘是指手工绘画,是设计师将自己的创意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手绘可选用的介质、材料、表现形式都非常广泛,设计师可以通过手绘表现自己的想法而不受任何限制。在现代艺术设计进程中,手绘正在因为其独具艺术性及个性的特点渐渐成为一种当今流 行的绘画形式。手绘是美术、园林、环艺、建筑、摄影、视
本书汇集了各式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施工图中的常用图块、详图,内容全面、经典、实用,涵盖亭、廊与水榭、牌坊、大门围栏、景墙挡墙、园凳与园灯图样与设计实例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参考价值。书中所有图形文件均与光盘一一对应,这样可以让读者直接作为工作中的图块即插即用,不仅可以学习经典的优秀设计图样,还可以避免一些重复的绘图工作,有助于提高日常的工作效率
功能与布局旨在针对项目具体需求所考虑的功能及其落实在基地内的空间位置范围。任何一个景观项目均应包含三方面功能与布局:人们使用、环境生态、景观视觉。对此,当今的景观规划设计,往往是顾此失彼,不是忽视了人们的使用,就是弱化了景观视觉组织,尤其是景观画面序列的规划设计。基于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三位一体的功能与布局亟待强化。 文化与内涵旨在任何一个景观规划设计项目都应当包含一定的文化、表达某些含义,进而营造某种意境。因为景观规划设计不仅是工程技术,更是文化艺术。所以,即使上述三方面已做到炉火纯青,还是远远不够。今天,对于景观这门被公认的为综合的艺术,文化与内涵是使之具备艺术性的前提起点。大凡公认的景观规划设计精品无不叙述着历史、反映着文化、表达着思想、揭示着规律、启迪着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