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薄膜陶瓷基板工厂工程建设中设计内容、设计深度和厂房设施要求,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环保节能,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采用薄膜工艺制造的陶瓷基板工厂工程设计。 薄膜
本套丛书利用较多的篇幅和笔墨来介绍生鲜营运,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按照营运标准化的思路,次从理论的高度,全面深入地揭示了生鲜营运的基本原理,设定了生鲜营运的基本框架。本书全面地论述了生鲜所有部门,包括蔬果、肉类、海鲜、面包、熟食等部门营运实务,重点内容有鲜度管理、营运计划、订货与质量控制、储藏加工与陈列、销售、损耗控制、毛利以及生鲜盘点等。
内容简介2013年5月1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是由主编单位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根据原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印发《2004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要求,对原《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进行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成立了由专家教授、建设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等组成的修订组,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征求业主、施工单位、高等院校、行业主管部门及工程监理企业的意见,吸收总结了20多年来建设工程监理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贯彻落实了近年来出台的有关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修订后的《规范》共分9章,包括:总则,术语,项目监理机构及其设施,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
在《C 编程规范:101条规则、准则与实践》中,两位知名的C 专家将全球C 界20年的集体智慧和经验凝结成一套编程规范。这些规范可以作为每一个开发团队制定实际开发规范的基础,更是每一位C 程序员应该遵循的行事准则。书中对每一条规范都给出了描述,并辅以实例说明;从类型定义到错误处理,都给出了C 实践,即使使用C 多年的程序员也会从本书中受益匪浅。《C 编程规范:101条规则、准则与实践》适合于各层次C 程序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C 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内容简介 2013年5月1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是由主编单位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根据原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印发《2004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要求,对原《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进行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成立了由专家教授、建设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等组成的修订组,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征求业主、施工单位、高等院校、行业主管部门及工程监理企业的意见,吸收总结了20多年来建设工程监理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贯彻落实了近年来出台的有关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修订后的《规范》共分9章,包括:总则,术语,项目监理机构及其设施,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纳入了2013年5月31日前发布的现行房屋建筑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以及保护资源、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政策要求的条文。
本书从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标准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收集整理了大量工程项目监理制度及工作标准的表格与范本,以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编制本企业标准制度时参考。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监理企业管理制度、项目监理机构内部工作制度、建设监理规划与实施细则、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制度、工程施工合同监理管理制度、工程建设监理资料管理制度等。 本书通用性强、覆盖面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基本上可满足现阶段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编制本企业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的需要,也可供工程建设监理人员工作时参考。
%26nbsp;%26nbsp;《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一书主要讲述工程建设中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内容力求简洁、实用。全书共分十二章,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环境管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9年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9)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绿色、节能、环保的日益关注,绿色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绿色建筑开发管理提供了工作基础平台和战略机遇,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也提高了城镇化进程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了建筑业建设模式的转型,达到了用低能耗来实现高效益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健全绿色建筑开发管理标准体系、加大经济政策激励、强化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强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监督管理、培训考核等综合评价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对策措施开展绿色建筑开发管理,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