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1999)739号《关于下达1999年度公路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作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主编单位,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黑龙江省交通厅作为参编单位进行该规范的修订工作。在本规范编制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自1987年以来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发展和成熟的5种施工方式,以及多种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参考ISO/IEC标准及发达国家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提出征求意见稿,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各有关单位意见,进行了反复修改、审查,中建标公路委员会组织总校,由交通部审批定稿。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1、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配合比及所用辅助材料的技术要求;2、路面混凝土搅拌和运
《GB/T 228.1-2010实施指南》针对新版国标较老版国标的主要变化:增加了试验速率的控制方法:方法A应变速率控制方法;增加了拉伸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试验结果的数据修约间隔;对试样的要求;对拉伸试验机的要求等进行详细阐述,并辅以具体实例,便于试验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新国标的各项要求,同时将新国标与现行的国外标准的技术性差异进行了对照,便于试验人员能够快速把握技术关键点。
本书系主要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2002编写的算例,以整体结构为计算对象,其内容涉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并包括了规范新增部分:采用考虑二阶效应的弹性分析方法直接计算柱端内力和混凝土的多轴强度与本构关系的算例以及规范的内容在结构设计新软件中的实现。此外,算例还涉及规范未包括的其他技术问题。因此,书中内容是比较全面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熟悉新规范和应用新规范。本书可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研究人员、高校土建专业师生阅读,亦可供报考各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为便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能准确地解决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规范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GB 50011-2010)》就结构设计人员感兴趣的相关问题以一个结构设计者的眼光,对规范的相应条款予以剖析,将规范的复杂内容及枯燥的规范条文变为直观明了的相关图表,指出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和可能带来的相关结果,提出在现阶段执行规范的变通办法,其目的拟使结构设计过程中,在遵守规范规定和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给备考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生在理解规范的过程中以有益的启发。 本书所依据的主要结构设计规范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现批准发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041-2000),作为行业标准,自2000年11月1日起施行。1989年发布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041-89)同时废止。 该规范由路桥集团公路工程局主编并负责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希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路桥集团公路工程局,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次修订后,规范内容基本涵盖了我国公路桥梁施工的各种技术、工艺及主要环节的施工要求,对提高我国的桥梁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将起到行业技术指导作用。
本书以《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为依据,结合作者多年的设计工作经验,从建筑师的角度,以图文对照的方式对《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表述,以期望帮助读者理解和执行《规范》。书中根据作者的体会删减了规范中设备和电器部分的相关内容,增加了建筑设计总论和室外活动场地设计两个章节。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管理、设计、施工、监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干部参考,也可供建筑类在校大专院校学生及参加各建筑类注册师考试的人员学习参考。
为响应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对标高标准、好水平,提升上海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本着“各履其职、各尽所能”的原则,依据文明施工相关法规,制定《文明施工标准(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文明施工标准(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既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修缮等施工活动的文明施工管理,以及因故中止施工的现场日常管理。不适用于应急抢险、应急救援工程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