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安德烈(1828—1917),的布道家和牧师,一生侍奉达67年之久,被誉为“南非的使徒”。他著述丰富,著有约240本书。《住在基督里》、《谦卑》、《内在生活》等书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书就慕安德烈生平的经历、婚姻、著作以及他在追求信仰和属灵侍奉中所付出的努力做了详细生动的介绍,深信读者必能从他虔诚的一生中受益匪浅。
藏书票既是书籍持有者的标志,又是可供欣赏、收藏的微型艺术品,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藏书票源于15世纪中叶欧洲,五四前后鲁迅等倡导新兴木刻的同时,西方的藏书票艺术也引进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尤其1984年“中国版画藏书票研究会”成立以来,藏书票艺术在全国范围迅速普及并蓬勃发展,这朵小巧玲珑的艺术之花越来越为国人喜爱。1988年,中国参加“国际藏书票联合会”。此后,我国的藏书票常出国参展,获得好评。《藏书票风景》(包括文献卷、收藏卷、创作卷)是为庆祝建国55周年而举办的“海峡两岸书票大展”作品选集,既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又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程序分析方法》共7章,章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的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元程序设计,包括元程序的概述、元程序系统及其应用;第3章介绍信息流分析技术;第4章介绍别名分析的相关知识;第5章介绍程序分片的基础知识和方法;第6章介绍形式概念分析的相关知识和应用;第7章介绍部分求值技术的相关内容。《程序分析方法》可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也可作为程序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基本内容原为拜伦·古德在罗彻斯特大学人类学系主办的1990年度摩尔根讲座上的四次演讲,后经修订补充,作为讲座配套出版物之一于1994年出版。本书并非一部民族志专著,而是采择多个地点的民族志素材对医学人类学所做的理论反思与推进,是力图贯通作者此前20余年对医学人类学之思考的一大努力。在对以生物医学为典型代表的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疾病观的批驳中,在对数种医学人类学研究取向的斟酌中,作者倡导一种与批判理论保持紧密关系的解释或曰意义中心取向,尤其说明了将病患作为嵌于地方道德世界、政治关系、时间之流等等中的“审美对象”予以解读的理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