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随着免疫学、药理学、影像学及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炎症性肠病(IB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也呈现了长足的进步。以胶囊内镜和单抗药物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了IBD在诊断和治疗上革命性的变化。甄韦尔的这本《炎症性肠病诊疗新进展(第2版)》重点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关于炎症性肠病研究的进展、热门争议的话题,哪些问题已得到解决,而哪些进展不大、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今后应重点加强哪方面的研究可能取得突破等,都做出了较为客观的分析。
本书是由临床肝病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段钟平教授和天津市传染病医院朱理珉教授组织数十位临床经验丰富的资深肝病专科医师,整理出来的近年他们在临床工作中亲自诊治的122个疑难或危重肝病相关病例,以教学查房的形式,把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过程、经验、体会,甚至诊疗失败的教训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反映了相关肝脏疾病的外诊治进展。本书特色:①内容丰富,涵盖临床能够遇到的多数疑难、重症肝病类型;②形式新颖,完全按照教学查房的形式,分析深入浅出、十分系统;③病例宝贵,每一个病例都是作者亲身经历,不少还有最终随访结果与病理结果;④实用性强,对各级、各类涉及肝病临床与教学的医务人员都很有参考价值,可作为肝病内科、肝胆外科、感染科、消化科及其他内科医师的实用参考书,也可供临床带教及教学查房使用
聂青和编著的《感染性腹泻病》第2版,是由长期从事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和预防的专家们共同编写。全书共12章,涵盖了理论、临床、实验、预防等内容,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地将感染性腹泻病加以论述,介绍了感染性腹泻病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感染性腹泻病》由三个体系构成:一是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感染性腹泻病领域取得的成果及研究进展;二是以基础研究指导临床实践;三是介绍了基础实验及分子生物学等现代医学技术进步及应用对感染性腹泻病研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对近年来普遍受关注的问题,如旅游者腹泻、非常时期急性感染性腹泻、微生态制剂应用等,以及对新发传染病中的致腹泻病原体,如:人芽囊原虫、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均有所介绍。
在21世纪这一信息极为丰富的时代,知识更新尤为重要。《人工胃肠支持》一书出版于1993年,由于种种原因,其主要内容仅限于1988年以前的知识水平,再版显然很有必要。 在新世纪初的今天,经过20多年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人们对营养支持有了更全面的知识。例如,以往由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被过分强调,而忽视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价值及其实施。目前,这种偏向在发达国家已被纠正,肠内营养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应用。在我国,肠内营养的起步(70年代)虽较肠外营养(60年代)晚了近10年,但这种偏向也正在纠正中。 再版的本书以肠内营养为主线,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和章节,并邀请了一些外学者参加撰写,使全书内容更为全面、系统,一些专题讨论也更能反映当前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本书共分三十五章,其内容包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对肠道在患者整体病理生理方面的作用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肠屏障功能障碍是导致肠内细菌及毒素移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多系统器官衰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书作者都是临床线资深专科医生,全面深入介绍肠屏障功能的基础与临床,无疑对消化科专科医生了解这方面的进展有所裨益,对其他科室的专业医务人员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简明实用肝脏病学》不仅包括临床上常见的各种肝脏疾病,也介绍了较为特殊的妊娠相关肝病和一些少见病,对疾病的概念、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以及处理要点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还对常用肝脏病诊断的一些检查方法如血液学、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等一一做了介绍;在治疗学上专门对人工肝、肝移植、肝脏病的介入治疗以及常用药物做了准确介绍。编者鲁晓岚、戴菲、龚均希望尽量从临床思维角度出发,引导读者快速了解一种肝脏疾病的概貌和诊断,做出鉴别诊断,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时让读者知道各种检查和治疗的目的及意义,准确选择各种治疗药物。
消化病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许多消化系疾病是多发病和常见病。近年来,医学科学蓬勃发展,消化病学的病学的研究也不例外,为了能将这些研究成果呈现给广大医学界同仁,本书邀请百余位专家撰写消化病学胃肠、肝胆,胰腺各领域的基础和临床进展。在编写过程中,参编专家们各展所长,就其专业领域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探文讨,并尽可能多地涉猎外有关的新进展和新信息。 本书力求做到内容新颖,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文字流畅,此外,将消化病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进行阐述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相信,无论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工作的消化专业人员,都能从本书中得到的启示和帮助。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内镜在消化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新进展。全书共计11章。内容包括消化内镜基础及操作方法,消化道病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重点叙述内镜诊断要点与内镜介入治疗的常用方法及临床价值。另外还介绍了内镜及其附件消毒及质控方面的内容。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一本针对广大临床医师的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是受国家卫生部委托,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组织资深专家撰写的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书共22章,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检查、诊断、治疗技术的规范操作程序。本书特点为内容科学,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是规范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技术操作的指导性专著,是呼吸病学及相关学科医务人员、医疗管理人员和医疗事故鉴定人员的重要参考用书。
遵循“生命,时效为先”的急救理念,并从临床实用出发,笔者编写了一套《临床急危重症救治手册系列》,共8个分册,每册分别介绍了诊断、鉴别诊断、急救要点、抢救相关基本操作技术、药物应用等。本册主要介绍消化内科急危重症,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肠道、肝、胆道、胰腺疾病相关急危重症及消化内科急危重症操作技术。《消化内科急危重症救治手册/临床急危重症救治手册系列》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临床实际应用,提供规范化的消化内科急危重症诊治程序和具体处置方案,力求体现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消化内科急危重症救治手册/临床急危重症救治手册系列》内容实用,文字精练,临床针对性强,适合各级医院的消化科医师、医科院校实习生及护师阅读参考。
《肝脏疾病:案例与思考》以各个肝脏病种为主线,每个病种以鲜活真实病例为引,引发读者思考,随后对该病的基础与临床知识点进行重点介绍。介绍过程中辅以原先案例或多个案例的诊疗经过剖析以及潜在的争议与思考点,每个病种在最后以思考与点评进行收尾。 《肝脏疾病:案例与思考》作者陈永平把肝脏疾病相关内容以案例加思考、点评的方式进行叙述,生动活泼的把相关要点、难点以及基础知识、循证医学指南与进展相结合,有的新意与创新。
直肠滴入是中医内部外治法之一,本书是部系统介绍直肠滴入的专业书籍,共四章。详细介绍直肠滴入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器具准备、药物配置等内容;阐述了十余种临床常见病的直肠滴入治疗方案,每种疾病均附有典型病例介绍和独特方剂应用;介绍各地医师应用直肠滴入疗法的经验,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阐述直肠滴入的注意事项,以及怎样才能较好地将直肠滴入技术应用于临床。本书内容新颖,经验独特,案例典型,不拘一法,不执一端,因症化裁,既有原则,又有灵活运用,归纳出一套适合基层医务人员学习和掌握的特色治疗方法。此书适合广大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院医师及直肠滴入疗法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引用中文文献195篇,外文文献462篇,详尽的了解各位作者对便秘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治方法的新认识和新见解。书中大部分内容还是次成书,如各章节详尽的发病机理及诊治方法、结肠黑变病、盆底四重造影及核磁共振在便秘中的应用、生物反馈治疗便秘等。本书共35.7万字,绘制表格114个,插图68幅,力求简明、形象地阐述便秘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本书重点介绍了肛肠科10种常见疾病近年来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方面的研究成果。这10种疾病包括痔、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肛裂、便秘、直肠脱垂、溃汤性结肠炎、大肠自肉、大肠息肉、大肠癌和肛周湿疹。其中在许多方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阐述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心得。另外,为方便读者,在简述了肛肠科的基本问题。本书资料丰富,内容新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供肛肠科医师、研究生及医学生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