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蛋白质、基因、细胞和脏器水平、结构和功能的临床应用方面,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论述。收集国外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对心血管标志物的循证医学材料,结合编者对自己发现应用的心脏标志物的结构和功能、临床意义、检测方法、相关疾病的心脏标志物分析。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基础理论,介绍了心脏标志物的来源和形成,以及检测手段和方法;中篇为临床意义,介绍变状态下心脏标志物的结构与功能;下篇为心脏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阐述各种心脏疾病中心脏标志物的检测和临床意义。本书是一本基础研究结合临床应用的医学专著,可供心内科、心胸外科、儿科、急诊科、检验科临床工作参考,也是从事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科研工作人员难得的高级参考书。
本书第3版由美国成人先天性之父JosephK.Perloff教授再次领衔修编。全书共5大部分23章,分别介绍了成人先天性的研究背景和机构、生存状况、内科问题、外科问题、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残余和后遗症等内容。本版有3个章节,即“美国和国际视野”“成人先心病的评估:心脏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以及“先心病患者的心脏移植”是全新编写的,另有13个章节几乎重新写过,包括“成人先心病的解剖成像和血流动力学评估:超声心动图”“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先心病”“先心病的妊娠管理和”“遗传学和流行病学与咨询”“成人先心病的体育锻炼”“发绀型先心病:一类多疾病”“先心病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社会障碍”“神经疾病”“成人先心病的外科治疗:手术和再次手术”“人工材料的选择应用和远期疗效”“成人先心病的经导管介入治疗”“电生理
静脉疾病在目前为常见的疾病。《静脉学》全书分五个部分,共计四十七章,全面地描述了静脉外科的基础与治疗。在基础篇全面阐述了静脉解剖、病理生理、各种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在临床的各个部分重点阐述了静脉疾病诊治的现状和发展,做到了经典和现实的有机结合
本书包括光盘和指导手册两部分,共收录了630多帧心电图图像。光盘部分为互动式的心电图分析,能提供心电图解析、注释、评论、关键词条、选择题练习及心电图诊断;手册部分包含光盘的内容,并对光盘内容加以补充。本书特点是每帧心电图图像都有丰富的临床资料,注释部分详细分析心电图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读者在将心电图与临床密切结合分析的过程中,理解心电图分析和诊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本书适合于临床医师、心电图医师、基层医师、医学生阅读参考。
本书共分十一章,前四章是简要解剖和影像学评价,重点增加了“动脉闭塞后侧枝代偿”章节,因为我们发现侧枝代偿是大脑循环的又一奥秘及内在调节,有了这种调节,则事半功倍,否则会事与愿违。同时强调了血管解剖在介入治疗中至关重要的地位。 第五至第十章为各项操作技术,其中反复强调了各项技术的适应证及术前、术后处理等,介入治疗的医师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熟练的技术工,而是思维缜密的临床科学家,再精湛的技术,如果术前术后的处理不当,一样会前功尽弃,这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中尤其重要。 第十一章收集了若干Moyamoya病的血管街景图像,Moyamoya病的变化之多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我们400多例造影中都有发现,复习这些资料以及文献,使我们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在此奉献给各位同仁。
赵建国主编的《脑梗死(第2版)》跟踪前沿,反映进展:如依据对脑梗死危险因素的认识,将导致脑梗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列入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提高大家对H型高血压的重视,反映学科的新进展和新知识。本书吐故纳新,精益求精,突出特点,重在创新,新增了“脑梗死治疗中值得商榷的问题”这一章,提出了临床中常见、容易疏忽和值得商榷的问题及其处理意见,以唤起读者及同道的一些启发与共识,更加适用于临床,为实现脑梗死的规范化防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以满足医务人员,以及研究生及高年医生之需要。
尽管过去几年里对肝硬化的主要合并症——门静脉高压症的认识和处理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更多的新疗法以及针对病因的治疗原则正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会有巨大改善。在本书中,国际知名的学者与临床医生讨论了门静脉高压症的进展,并系统地介绍了临床上门静脉高压症的评价、诊断与治疗问题,包括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学、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门静脉高压症研究的方法学,门静脉高压症合并症如食管曲张静脉、腹水、肝肾综合征等的治疗,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门静脉高压症的处理,如妊娠、小儿及门静脉阻塞等,可读性很强。本书还详尽而深入地讨论了有关门静脉高压症的处理方法、策略等方面的争论,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参考。 本书涵盖了门静脉高压症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检索方便,是该
心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常常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很困难的问题。本书从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和影像学征象人手,分析这些临床征候(疾病的信息、线索)产生的机制、可能出现于哪些情况或疾病,对具有同一症状或体征等信息的疾病或综合征进行仔细鉴别,并提出了在临床上很实用的诊断思路和诊断流程,而且每章后附有病例分析。 本书可供心血管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研究生参考,也可供其他临床相关科室的医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