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院感染学》于1998年初版,受到国内医学界人士好评,它不仅是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工具书,也可作为临床各科对感染进行诊断、治疗的参考书。然而,面对新的形势,书中的知识和内容已显得不足,医院感染学是新的边缘学科,6年来与之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也很快,加之在循证医学研究中,国内很多种控制措施与指南也都有更新,因此本书有修订的必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医院领导支持下,组织临床各科专家进行本书的修订或重新改写。针对感染新的挑战,增加了全球感染发展趋势、细菌耐药性控制、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等内容;为加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原来的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和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已由节单列成“章”。为了提高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增加了SARS、猴痘、人类禽流感、巴尔通体病及朊毒体感染、尼派病毒感染等内容。另外,
本书内容涵盖了37种法定传染病、多发传染病及近几年出现的传染病,各病的诊断均按照卫生部颁布的诊断标准执行,着重体现了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兼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理论从简,突出实用性,目的在于提高疾控工作人员处理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实际工作能力。本书可供广大基层疾病控制工作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时参考使用。
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陶可胜等医师根据多年临床和科研实践,充分考虑目前临床医生、患者的现状和需求,并参考外大量文献所编撰的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专著。全书内容包括幽门螺杆菌的一般特性、流行病学、相关、诊断、治疗、预防等,同时还介绍了他们的临床经验体会。 该书于2005年出版版,2010年出版第二版。 本书为第三版,共分为二十二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结合现代研究的进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和非上消化道疾病等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中西医治疗、小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等,附有外专家达成的共识意见、主要参考文献。本书既是一本医学专论,又是一本医学科普读物,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性,反映了当前外诊治幽门螺杆菌
《乙型肝炎中西医防治》由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临床医师撰写,以乙型肝炎防治研究、指南为依据,以中西医理论相结合为指导,以深入浅出的问答方式,从基础到临床、从病因到诊断、从常识到预防、从治疗到康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全书共分六章:章肝病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第三章乙型肝炎的辅助检查,第四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诊断,第五章乙型肝炎的中西医治疗,第六章乙型肝炎的养生与预防。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乙型肝炎患者的参考书,也可供临床医师阅读。
麻疹是目前正在努力消除的疾病,风疹和腮腺炎疫苗是我国2008年新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三种疫苗针对疾病均为单一血清型病原,传播途径相似,更重要的是,麻腮风联合疫苗的应用使专业人员经常需要综合理解三种疫苗的免疫相关知识。因此,我们首先选取了该丛书中的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三种疫苗,组织专家翻译为中文,以方便我国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参考。全书共分3章,内容主要涵盖疾病的病原体和疾病、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等。 《疫苗接种的免疫学基础: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的阅读对象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管理者和工作者、医学院校的学生、科研机构工作者。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翻译中可能存在词不达意、文字生涩甚至错误的地方,敬请读者谅解并批评指正。
本书主要内容有常见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补液治疗,重点是治疗、补液的原则和方案;常用的辅助检查,涉及到与传染病诊断有关的实验室和器械检查,以备用肘查看;常用肝病药物,例举了最常用的使用药物的有关信息,包括药理作用、用法、用量和用药注意事项等。 本书可供医务工作者临床使用参考。
《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的主编是李兰娟《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分四篇共42章。篇~15章,系总论部分。介绍感染微生态学观念的由来及其历史发展背景,详细讲述正常微生物的组成、生理功能;正常微生物学宿主转移、定位转移与感染的关系;正常微生物群变异及微生态失衡与感染尤其是医院内感染的关系;逐一剖析临床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对微生态的影响。第二篇系各论部分,包括6~30章,根据现有资料,讲解各系统感染微生态学特征及预防处理方法。第三篇包括第31~35章,详细介绍微生态调节剂的种类、功能及其发展趋势。第四篇包括第36~42章介绍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无菌.悉生动物的培育与应用。
以传染科常见的病例为引子,选用医生自己经治的典型病例,在“真实性、实用性、科学性”的基础上,从病例介绍、诊断治疗过程、临床讨论与分析等几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本书旨在通过典型的病例,用层层分析的方法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将与之相关的临床和基础问题进行横向联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年轻医生和医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临床逻辑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