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将超声扫查切面声像图与人体解剖图相结合进行详细注解的医学超声专业书籍,该书参照西方发达国家通行标准,结合我国超声诊断工作实际,显示了正常人体腹部、心脏、妇产科、外周血管、浅表器官及组织,面劲部、男性生殖夭统、新生儿头颅等部位各扫查方向的切面声像图,配以相对应的解剖等模示图进行详细注解,并显示了心脏、腹部和外周血管正常多普勒频谱。本书还提供了较全面的正常测值和解剖结构名词的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以方便读者查阅和标注。 本书以图为主,重点是提供人体主要器官和组织超声检查必要的标准切面声像图,结合正常解剖结构加以图解和详细标注,清晰直观,易于理解。本书不仅能帮助超声医生迅速而准确地获取标准的声像图、识别正常结构与异常病变,对病变进行准确解剖定位,分析病变与周边解剖结构的关系
近年来,胎儿医学飞速发展,其中胎儿宫内诊断水平的进步为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提供了可靠依据。产前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胎儿宫内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及时有效的胎儿宫内治疗可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超声波检查是医生眼睛的延伸,在多种情况下是胎儿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及引导手段。超声技术本身的更新也使很多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超声以其实时性、灵活性、便携性、无放射性等优点成为胎儿介入性诊断与治疗最有力的候选者和应用者。 目前胎儿宫内诊断治疗的专著不在少数,但从临床医生角度探讨超声技术在此领域应用的书藉却很少,《超声介入——产前诊断与宫内治疗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书中详细地从产前诊断、宫内治疗及官内治疗护理三个方面对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做了逐一探讨,其中既包括了
本书共分17章,章、第2章介绍了人体胚胎期动脉系统的发生和演变,血管组织解剖结构和血液循环的基础。第3章介绍了方向性解剖位置术语和常用体位。第4、第5章简要介绍了超声成像基本原理、超声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第六章介绍腹部血管疾病彩色多普勒检查适应证,第七章介绍三维超声成像的发展概况及应用,第8章至7章是本书的重点部分,介绍了腹部血管解剖、腹部血管超声检查方法及正常超声图像、腹部动脉系统疾病、静脉系统疾病、动脉与静脉混合及先天性畸形常见病的超声图像,结合病例对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图像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还介绍了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相关内容及三维超声在部分腹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力求将目前外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奉献给广大读者。本书颖之处,在于全书图片处理是由作者创意并由作
《腹部超声检查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邀请众多专家参与讨论编写而成,是我国第一部规范腹部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的指南,内容包括超声检查基本原则、肝脏超声检查指南、胆道系统超声检查指南、胰腺超声检查指南、脾脏超声检查指南、肾脏超声检查指南、输尿管及膀胱超声检查指南、前列腺及精囊超声检查指南、肾上腺超声检查指南、腹膜后超声检查指南、胃肠超声检查指南、腹主动脉超声检查指南、下腔静脉超声检查指南。每篇指南包含检查适应证、仪器条件和受检者准备、超声扫查方法和测量规范、正常声像图,以及各种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检查注意事项等。《腹部超声检查指南>适合各年资医师学习阅读,是指导超声医师临床工作的规范性文本。
郎鸿志主编的《脑血管病的经颅超声疗法(第3版)(精)》除概述外,另分5章。内容包括:经颅超声疗法概述,经颅超声治疗的物理基础和超声治疗脑血管病的机制,经颅超声治疗的具体操作和脑病灶定位尺的使用,国内外有关脑梗死及早期超声溶栓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并对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和小儿急性偏瘫的经颅超声加康复治疗的方法作了介绍。经颅超声治疗与经颅多普勒检查相结合,治疗颅内血管狭窄,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经皮超声消融治疗,为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及疗法。本书可供神经内科、理疗科、康复科及小儿科医生参考。
本书共8章,着重于操作方法及声像图特征的描述,并附有大量照片及示意图。我们认为超声内镜的操作并不困难,但有许多不同于常规内镜操作的细节值得注意;而对病变的判断,关键在于熟悉超声内镜下的解剖。本书对这两方面均有详细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