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镜合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坚持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中西医优势互补,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他在临床实践中, 师古而不泥古, 习西医而不受制于西医,西为中用,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本书就是他从医五十余年学术见解与临证经验的结晶。 本书分三部分。上篇『镜合医话』系统整理了陈老的现代中医学术思想, 围绕『什么是现代中医』、『如何成为真正的现代中医豐两个问題进行了深入讨论,阐明了现代中医成长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展现了陈老对现时中西医争论热点的评议及对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思考。下篇『镜合验案』为本书的精华所在, 所选验案反映了现代中医『能中不西、 优势互补、病证相合兰的诊病和治病思维,并由陈老逐一审阅:每病之下首先列出,万剂关键词、中药关键词,为陈老治疗
本书是部系统总结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纤维化的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肺纤维化研究新进展,阐述了肺纤维化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与预后等。下篇为肺痿、肺痹中医辨证治疗,论述了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如:病因病机、辨证诊治、特色防治、养生康复与调护、常用中药方剂与中成药等,介绍了循证医学在肺纤维化中的应用,展望了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前景,指出了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纤维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书的问世,体现了中西医结合诊疗疾病的新认识、新思维、新论点和新方法。此书内容翔实,推陈出新,对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及策略等都作了详细描述,尤其是“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及策略(包括理论、临床策略及实践体会)”部分是此书的亮点,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
吴焕林主编的《冠心病冠脉术后康复与调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导航、个人调理攻略、名家防治指导、药食宜忌速查、医患互动空间五个部分。重点在“个人调理攻略”中介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及患者如何结合锻炼、饮食等来促进术后的康复;“名家防治指导”中介绍患病后如何进行治疗和康复,特别是名医精论部分介绍了当代名老中医对冠心病诊治的宝贵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药食宜忌速查”主要介绍药物、。“医患互动空间”中介绍了患者关心的问题、寻医问药指导。内容尽可能全面涵盖冠心病在生活方式调整、药物、自我保健、寻医用药等方面的预防、治疗、康复知识。 本书可供冠心病患者、接受或准备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家属、中老年人、具有冠心病家族史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护士、基层社区全科医生、初级医
全书涉及疾病43种,总计16余万字。上篇系统阐述神经系统疾病检查方法、定位、定性诊断方法及中医对脑和神经的认识,尽量言简意赅地介绍了神经内科中西医师常用的检查手段、诊断技能与辨证论治方法。下篇收载了部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确有疗效的病种,其编写体例分为无标题概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治疗)、预防及调护共六项。全书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强调科学性、实用性和新颖性,便于读者学习掌握和正确应用。
《中西医结合居家调养随身查系列丛书:三叉神经痛居家调养随身查》编写过程中,编者力求做到所编内容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希望此书能帮助更多的患者认识并正确面对自身疾病,提高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系统介绍慢性贤炎的中医辨证施治,并汇粹了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对该病的治疗经验。中篇介绍慢性的中医调护,包括家庭护理、饮食起居、气功疗法及中药外治等。下篇介绍了慢性的中医药研究方法,对于科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是一部防治慢性的临床参考书,可供中西医临床医师参阅。同时也是患者防病治病的家庭指南。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以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和脑梗塞为多发,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且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为特点。由此而引起的瘫痪、失语、痴呆等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如何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使患有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能够自理生活,重返社会,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在充分发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优势论治脑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及时总结和推广这些宝贵经验,我们特邀请了10多位脑血管专家和临床中专业技术人员就该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进行了认真编纂而成《脑血管病中西医诊疗与康复》一书。在编写该书过程中,我们立足于临床实际,将中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注重康复疗法和独特治疗方法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从中西医两方面对肾脏的发育、解剖、组织学、生理学、有关实验检查、病因病机及常见症状进行了阐述;各论包括十个章节,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病、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泌尿系结石、肾肿瘤、肾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透析与肾移植等。本书重点突出了中西医结合对泌尿系常见病证的双重诊治特色,并介绍了近年来泌尿系疾病常用西药及中成药药理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另外,为了方便临床医师查考,还在附录中介绍了泌尿系疾病常用中西药物及临床常用的诊断标准。
作者从中西结合的角度简明扼要地阐述肾脏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等,详细地介绍了各种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法,并对中医、西医、中西结合治疗优势进行了综合阐述,内容系统全面,方法科学实用,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和降低医疗费用。适合肾脏疾病相关科室的医师及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法学(第2版)》为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系列教材之一。《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法学(第2版)》内容共分16章。从当前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外临床研究方法取得的进展、共识,从建立假说、临床研究设计、实施到数据管理、分析和总结诸方面,简要论述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并着重介绍临床流行病学DME与循证医学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应用的一般方法。此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法学(第2版)》还对临床研究研究论文书写要求、结构和内容做了简要的论述,对一些临床科研方法的名词术语进行了中英双语注释,在编写形式及内容上突出了系统性、新颖性及创新性和开拓性。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36章,上篇总论介绍实用肛肠解剖和生理,肛肠病的中医辨证施治、常用中药方剂、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麻醉,以及肛肠病患者的护理和肛肠病常用治疗方法;下篇各论分别介绍痔病、肛裂、肛瘘等28大类肛肠病的中医中药疗法、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本书图文并茂,内容新颖,具体实用,是肛肠病临床医师一本的工具书和*的参考书,也可供医学院校师生参阅。
《焦虑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由唐启盛主编,本书共九章,从焦虑障碍的概述、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临床评估和特殊辅助检查、焦虑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预防与护理、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等方面对焦虑障碍的基础与临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适合中医学、西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学习参考。
《中西医融合观》首先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由于人类放纵欲望而引发许多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改造了人类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从而引发疾病,因此作者提出节制欲望可以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乃至规范人类行为、改造人类自己。
本书是一部介绍中西医结合诊疗肝胆病的临床专著。全书分上下2篇及附篇。上篇为疾病篇,分病因病理、临床诊断、防治方法、诊疗经验4个部分,介绍了60多种常见肝胆病的中西医诊疗概况;下篇为进展篇,共分19个专题,从诊断和治疗两大领域汇萃了肝胆病的研究进展;附篇为药物篇,分抗病毒、免疫调节、降酶退黄、抗肿瘤、预防、对症治疗和中药制剂7个方面,收集了肝胆病的常用药物及用药要点。 本书可供广大中西医临床医生,尤其是肝胆病专科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作为科研、教学人员以及医学生的工具书和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