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取材自南先生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禅宗与道家》、《新旧的一代》、《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观音菩萨和》和《金粟轩诗放八讲》等。我所做的事就是剪刀加浆糊,“断章取义”,稍加整理。好在南先生的书通篇结构严谨,但撷取一段,又能独立成篇。文章的标题大多是原书听小标题,小部分是我加上去的,在编辑过程中只删去个别字句。纯粹是技术性的。 t 本书内容博大精深,文字通俗易懂。既涉及诗话与人生、文化与文学、读书与论史、谈典与论人,也涉及知命与立世以及作者的人生精言;在阐述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时,作者广征博引,谈笑风声;谈诗时,既有典故,又有哲理;谈人生时,引用了大量典故和诗词;用典故时,又有作者其独到的见地。
《三因司天方》是清代龙砂医家缪问将同乡名医姜体乾所藏之宋版陈无择《三因方》加以书论而成。 从缪问的注解出发,通过撄城自守与围魏救赵两则典故,联想分析治病过程中的组方、用药,解析《三因司天方》 中治病思
《医悟》十二卷,刊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清·马良伯撰。本书为综合性医书。马氏结合个人行医心得,点评《灵枢》、《素问》、《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和剂局方》等医著的精要之处,不仅指明重点,还纠正了其中的谬误,并将个人经验附于医论,破千古未发之谜,以告世医。《医悟》详尽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各种杂症的病因病机及治法、伤寒总论、伤寒及类伤寒辨、伤寒六经见症、伤寒兼症、妇科、外科证治,并荟萃了常用方剂。本书辨证,既提纲携领地阐述了各科证治精要,又弥补了前人的不足,切合实用,具有的临床价值和实用价值。
《本革纲目》是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中医医药学巨著,是对十六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初刊于元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作者忽思慧,生平无考,兼通蒙汉医学,曾于元仁宗延
本草养生是中华养生学中的一颗明珠,是传统医药中的瑰宝。《中医药养生宝典:图解本草养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本草独特的养生功效与日常膳食科学地融合起来,起到药食同饮、气血同补、滋阴祛燥等妙用。《中医药养生宝典:图解本草养生》选择的方剂,不仅取材容易、制作方便,更有历代名医养生名方等特点。本草养生,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