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围绕与安全合理用药相关的各个方面收载案例,包括药物体内相互作用导致的问题、体外药物配伍产生的变化、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选药错误、药品重复、剂量不合适、给药方式不当、给药速度不妥等)造成的不良事件等。每个案例包括的内容:案例基本情况与过程(包括基本情况、过程、不良后果、处理等);原因分析和药师建议。本书内容来源于临床实践,针对性、可读性强,实用价值高。
童荣生编著的《激素的合理使用》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药师和护士编写。选择了5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及合理用药(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女性月经失调和胰岛素的合理使用)进行编写,每部分按照疾病概述、预防和治疗、治疗学概述、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进行阐述,在全书最后专设一部分对5种疾病治疗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答,可以给读者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每章中分别用“”、“”和“”标出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便于读者阅读时有所侧重。在所有内容中,治疗学概述及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占了总体篇幅的1/2~2/3,重点在于强调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激素的合理使用》简洁实用,兼有工具书和教材的双重特色,便于基层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查阅。
保健食品是一类特殊食品,是以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针对有着特定健康需求的特定人群,具有明确保健功能的食品。其有别于普通食品的根本特性是,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通过调节人体机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增进人体健康。 作为食品的一种类型,保健食品必须具有的保健功能,而能够证明其具有功能的是产品中含有量的功效成分,功效成分必须能定量检测,这些检测方法必须具有的可靠性,且其检测的结果要有正确的表达。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的编写人员都是长期从事保健食品管理及食品或保健食品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检测的专业工作者,他们所提供的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在目前外尚缺少标准、公认检测方法的情况下,希望本书所提供的这些方法能为保健食品的研制者、生产者和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收集归纳了外研究资料,并参考有关书籍,编著而成。全书共十八章,既全面介绍了已获验证并被广泛接受的毒理学替代法,也介绍了其发展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毒理学替代法方法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外毒理学替代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般毒性、局部毒性和生物动力学评价的替代方法;主要靶器官和靶系统毒性评价的替代法;遗传毒性和致癌性评价的替代法;当前国际毒理学替代法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涉及毒理基因组学、毒理蛋白质组学、毒理代谢组学和干细胞、转基因动物及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技术在毒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可供新药研发、药物毒理学、卫生毒理学、环境科学等毒理学研究人员和相关管理部门人员阅读。
编者参考近年来出版的关于《药性赋》注解的相关书籍,选用1957年4月由上海卫生出版社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一书的总赋为样本,另参照1976年3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药性赋增注》,对原赋文作了适当增改,将原赋文所载之248种药物调整、增加至296种,使其基本包含了现今临床常用的中药,并将书名定为《药性赋新编》。本书依然按中药之寒、热、温、平四性,将296种药物分为4部分,每味药通过“译注”和“按语”两部分进行阐释。“译注”部分主要介绍了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按语”部分重点参考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纂的《中华本草》,其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原植物来源、产地、药用部位、药名来源、常用处方用名、临床应用及配伍等,力求做到使初学者能够较全面地掌握常用中药的知识,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