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中草的发源地,本书结合《本草纲目》等多部权威典,收录现实生活中所常见的中草药512种,按药性功效划分为18大类,配合大量高清中草药植株、成品实图及手绘彩图,收入了数百个中医古典原方,详细介绍了不同中草药的性味、来源、成分、植物形态、生长特性、采集方法、药材性状、药理作用、功效、用法用量、方剂选用等相关专业药物知识,便于人们随时查找、阅读和研究。
医药分家,是中医的现状,中医师只管开方,中药师只管药物。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更好地运用中药,作者姬领会编写了此书。《逐层讲透中药:揭示中药用法不传之秘》分上下两篇:上篇探寻中药功效来源之秘,从中药的阴阳属
本套丛书是以黄煌老师为首的经方团队及其经方爱好者在其博客上的讨论内容为主题的,并按时间顺序及专题进行归类整理而陆续出版。这是第四期,共分:我的经方医学、经方实验录、方药吟味、思考经方及经方的故事等五大板块,延续了第三期的实用性。
《药性赋》是金元时期的作品,其历来是初学中药者的启蒙读物,传沿至今,长盛不衰,成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现在仍有学习价值。我们以现代药典为蓝本,并参考历代医家的勘校注释进行编写,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原文主旨、更全面地解读药物功效。本书于每段原文之下,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白话解读;为便于读者反复诵读记忆,并能无障碍阅读,对难字、冷僻字加注汉语拼音,对难懂的医学词汇做了通俗易懂的解释;总结了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配伍应用、使用禁忌等内容,方便读者学以致用;还将原著中涉及的药物配以实物照片,图文并茂,让读者一看就懂。
本书是在忠实于《神农本草经》(清代顾观光的辑本)原著的基础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及《中药学》(第二版)为指导,以全新的视野和形式对原著进行深度挖掘,从《神农本草经》一书所载的各种药物中精选出200多种现在仍常用于中医临床的、药效明显的药物配上药物彩色照片进行全新演绎,更加符合现代疾病特点及现代人的养生保健习惯。书中对每种药物的原文、今释(含现代药物上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禁忌、来源、形态特征、采收加工、别名等)、现代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配伍应用、药膳食疗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活解温病条辨》是“老中医白话讲经”系列之一。 《温病条辨》原著为清代医家吴塘(字鞠通)所写。全书共5卷,将温病归结为9种,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书中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对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法有很大的发展。同时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的实用方剂,现在仍广泛运用于临床。《温病条辨》是中医温病学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为医界所推崇。 《活解温病条辨》是通过多种形式,以现代逻辑思维方法,对《温病条辨》原著进行全面而灵活的解说。主要方式:按篇或小节对原文进行注释如现代白话翻译;文中插入趣味性的图画辅助说明;对每卷、节的内容归类,尽可能用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结合各卷、篇阐述的病理、法、方、药等,增补了方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