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数学维生素》(作者朴炅美)起到的作用是帮助读者消化、吸收重要的营养素(数学知识),所以它不是什么数学蛋白质或数学碳水化合物,而是数学维生素。人类仅凭吸收维生素无法维持生命,与此相同,在阅读《数学维生素》这本书时,应同时阅读强调数学知识的书籍,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本书内容的主题是研讨包括无穷观在内的数学基础问题,“数学基础”是20世纪上半叶所诞生的一个数学分支学科,该学科专门研究如何为古今种种数学系统奠定其理论基础的问题,或者说如何为种种数学系统奠定其逻辑基础的问题,本书内容的核心主题是研讨无穷观问题,而无穷观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不仅由来久远,而且广泛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逻辑学和哲学等众多领域。
数学符号是数学文献中用以表示数学概念、数学关系等的记号。本书研究了常见的200余个符号的来龙去脉,着重探讨了常用的100多个符号的产生、发展历史。作者从卷帙浩繁的古算史书中进行考证,以史为据,自成体系,可读性强。 本书可供大、中学师生教学参考、课外阅读,也可供数学史、文化史爱好者阅读。
本书由埃克朗所著,乐观主义者认为当今世界是可能的世界,悲观主义者却认为未必尽然。但什么是可能的世界呢?我们怎样定义它呢?是那个以的方式运转的世界吗?还是那个生活于其中的大多数人感到舒适和满足的世界?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间的某个时间,科学家们感到他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可能的世界--数学与命运》就是关于他们的故事。伊瓦尔·埃克朗带领读者踏上了一个用科学方法展望可能世界的旅程。他从法国数学家莫培督开始,莫培督的作用量原理断言自然界中的万物以需要作用量的方式发生。埃克朗说明这一思想是科学上的一个关键突破,因为这是对化概念或和最起作用系统的设计的次表述,尽管后来作用量原理被细化并作了很大修改,但是从中产生的化概念几乎触及到今天的每一门科学学科。沿着化的深刻影响以及它影响数学、生物学、经
这本《同伦方法纵横谈》由王则柯所著,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在中学数学的基础上,从最浅显最富启发的例子入手,一环扣一环,介绍不动点算法、同伦算法及其计算复杂性理论的主要进展。除了科学内容本身之外,我们还着重发掘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丰富内涵。将来真正进入这些研究领域的读者终究不会很多,但是科学故事和科研方法的启迪,将使绝大多数读者终身受益。
我不会相信上帝跟宇宙掷骰子,爱因斯坦如是说。秩序与混沌究竟什么关系?混沌是大众媒体炒作的怪物(蝴蝶效应),还是现实世界无处不在的实在(有条有紊)?混沌理论与其伴侣复杂性科学为何难解难分?本书为1989年英文初版的增订二版,被公认为通俗诠释混沌之新科学的经典读物。微观粒子、龙头滴水、台球撞击、气候变幻、股市涨跌、心脏搏动、天体翻滚……混沌忽隐忽现,复杂漂浮不定。问题不在于上帝是否掷骰子,而在于如何掷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