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热力学》最初是E.薛定谔1944年1月至3月在爱尔兰都柏林研究院理论物理所的研究班讲座上的讲演稿,迄今已70年。几十年来,统计物理有了巨大发展,但本书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以及内容和方法仍是该门课程的牢靠基础。本书不是入门教材,其目的是发展一种简单而统一的标准方法,论述统计力学的基本问题。作者对一般书中常见的论题,讨论得比较精简,而对通常被忽略的极关重要之点,则讨论得十分详细,同时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普遍步骤上,而以例子作为说明。《统计热力学》可供大专院校物理系、化学系师生和有关科技工作者参考。
爆炸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爆炸规律以及爆炸的力学效应利用和防护的学科,是力学,化学、电学等多学科的边缘交叉学科。《方方面面话爆炸》从爆炸的相关基础开始。由军事、民用,到自然界中的广义爆炸和天体爆炸等,分为二十个专题进行讲述。书中尽量避免艰深的公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复杂的爆炸现象和理论,并配有插图以便于理解;内容广博约略,几乎涵盖了整个爆炸科学领域。《方方面面话爆炸》文宇流畅。读者能循序渐进地了解爆炸的各个知识点。《方方面面话爆炸》可供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阅读。对学习兵器科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同时书中的知识也能帮助爆炸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深化对爆炸现象的理解。
《流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英文版·原书0版)/时代教育·国外高校教材精选》继承并发扬了前9版讲述流体力学物理现象的传统,并以最简单而且尽可能是最清晰,但又不使用复杂数学工具的方式来应用各项基本原理。对工科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把所探讨的物理现象非常清晰地予以形象化。因此,《流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英文版·原书0版)/时代教育·国外高校教材精选》大力强调流体力学的物理现象,并且贯穿于全书。在本书中,首先讲述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假设以及在其应用方面的条件,然后演示怎样应用这些基本原理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本书文中有例题,节后有操练题,章后有习题,其中列举了大量的BG制、SI制的例题和习题,使学生熟悉两种单位制的转换。书中的操练题和习题总数已达到了1354题。《流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英文版·原书0
本书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配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写的《理论力学》(第6版)教材而撰写的教学和学习指导用书。全书每章包括五部分内容:教材内容剖析(理论内容提要,知识结构框图,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学习方法和要点提示(对教学和学习方法提出建议,并对深层次内容加以提示和说明),习题分类·解题步骤·解题要求,典型题分析和精解(多数例题采用多种方法求解,有助于读者融会贯通所学内容),课后习题选解。本书力求把基本问题交代清楚,并不断加大难度,使读者逐步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和考研者的学习和应试指导书,以及从事本课程教学的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书。
连续介质力学是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统一的观点来研究连续介质在外部作用下变形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流体力学、弹性力学、黏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众多力学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理解与有限变形有关的近代力学文献、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已成为力学学生的必修课。作者自1986年以来为北京大学力学系研究生开设了“连续介质力学”课程,《连续介质力学基础(第2版)》的版是在该课程讲稿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后写成的,于2003年出版。第二版中又增加、补充了作者近年来的部分科研成果。例如,介绍了构造可压缩橡胶类材料热-弹性本构关系的一般方法以及作者提出的表/界面能理论和热一弹塑性本构理论,完善了作者关于黏弹性本构关系的内变量理论等。此外,第二版还适当增加了一些例题和习题。全书共分九
本书作者Sakurai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本书对于量力学概念的介绍与传统的做法不同,没有受制于量子力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力求从一开始就摆脱经典力学的束缚。它直接从量子力学特有的电子自旋的观测实验出发,围绕其状态的概率特征和叠加原理展开对于量子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从空间平移、空间转动及时间演化等对称性变换出发,引入动量、角动量及哈密顿算符等基本力学量,讨论它们的本征值问题,它们的运动方程及与经典力学的关系,从而直接切入量子力学的核心问题。这种被称之为“用量子力学方式来思考”的做法贯穿全书,是本书最引入瞩目之处。已经出版了不少高等量子力学的教材,但与之直接对应的国外教材却并不多见。本书从其设定的读者对象、它的选材范围以及其深度与广度来看,都非常适合这方面的要求
本书以刚体动力学的理论和应用为主题,选编了作者历年发表的论文42篇,按7个方面归类:(1)刚体动力学;(2)陀螺力学;(3)多体系统动力学;(4)刚体与多体系统的分岔和混沌;(5)充液体的刚体动力学;(6)运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7)弹性杆力学的刚体动力学比拟。每篇论文均具有相对独立性。本书可供力学学科以及与刚体动力学联系密切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应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使用。
本书针对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常用方法和研究进展展开论述,共分六章进行介绍。章主要介绍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感知材料与传感元件、驱动材料与控制装置及振动主动控制模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第二章主要介绍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分析和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模型。第三章主要介绍目前流行的一些控制方法,包括极点配置法、线性二次型控制法、次优控制法、能量控制法及预测控制法。第四章重点介绍一些新的控制方法,如改进的LQG控制法、多点同时控制法、含任意时滞预测控制法和分数阶控制法。第五章介绍非线性结构振动控制法和基于LMI的鲁棒控制法。第六章包含模型降阶和基准建筑物两部分内容:在模型降阶部分,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降阶方法;在基准建筑物部分,详细介绍了第三代基准建筑物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