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技术》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实际需求,以知识体系的全面性为原则,明确了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应该掌握的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主体内容。 《信息安全技术》从密码基础及其应用谈起,详细解释了访问控制模型及技术等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原理和基本实现方法,介绍了网络安全协议、网络安全设备和网络架构安全的基础知识。对windows和linux等常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加固做了详细讲解。接着对web、ftp、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应用安全问题进行了描述,介绍了恶意代码的基本原理及防范技巧。同时,本书对信息安全漏洞和网络安全攻击常用的攻击手段、工具以及防护方法进行了说明。,本书还探讨了软件开发中的安全问题,以及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安全保护措施。
本书是高等院校网络学院本、专科的公共计算机课程教材,由教学篇和实验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篇包含11章,涵盖的知识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0ffice实用软件、计算机网络、Inter应用、多媒体、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数据库以及网页设计等内容。实验篇包含9章,除教学篇中的章《计算机基础》和第8章《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以外,其余9章共提供了49个实验,每一章的实验内容都很丰富,并且在顺序与节奏上都保持与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同步与紧密结合,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编写此书的初衷:强化实践环节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考虑到网络教学的特殊性,为了使学生在没有太多的时间与教师直接见面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完成每一次实验操作,我们为每一个实验的每一道题目都给出了详尽的实验参考
物理科学是工业时代的标志性学科,信息科学是信息时代的标志性学科。工业时代所有理工科学生都要学习物理科学,信息时代所有学生(无论是理工医农还是文史哲艺)都要学习信息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第3版)》面向初学者,站在规律的高度,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剖析信息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作用,以及信息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导论,还特别关注了学习信息科学技术的特有规律和方法。 《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第3版)》立意高远,观点清新,体系完整,逻辑严密,语言通畅,深入浅出,不仅可以用作大学本科新生的入门教材,还可以作为各个领域的读者学习信息科学技术的入门读物。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第4版 修订版)》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全书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主要OA软件应用能力、网络安全与应用能力)和初步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从实际应用出发,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主要学习方式,按照“案例分析+相关知识点+实现方法+案例总结+综合练习”的教学结构,以当今流行的Windows7和Office2010为平台,全面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应用,Inter的基本操作,电子邮件的使用,电子商务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的安全与维护,教学内容覆盖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大纲(2013年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第4版 修订版)》是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图文
本书结合设计实作例从面向对象的设计中精选出23个设计模式,总结了面向对象设计中最有价值的经验,并且用简洁可复用的形式表达出来。本书分类描述了一组设计良好、表达清楚的软件设计模式,这些模式在实用环境下特别有用。本书适合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研究生及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中涉及的设计模式并不描述新的或未经证实的设计,我们只收录那些在不同系统中多次使用过的成功设计。
PSoC(Programmable System on Chip)是赛普拉斯(Cypress)半导体公司于2003年推出的一种可“在系统编程”的片上系统。本书系统讲述PSoC的基本结构、常用用户模块、开发环境PSoC Designer和PSoC Express,以及PSoC的内核、系统资源、可编程系统和其他资源; 全面介绍实验平台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并结合演示实验、基本实验、提高实验、综合创新实验,由浅入深,详细阐明PSoC的开发方法。 本书将PSoC的原理和应用紧密结合,既可以作为有关课程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教师、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开发和研究PSoC时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