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三篇,篇是卫星通信网及其路由技术,系统阐述了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知识、卫星通信网体系结构与研究热点、卫星网路由技术的分析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全面分析了现有的卫星网路由技术研究成果;第二篇介绍适用于卫星网的模拟工具,包括NS简介与安装、NS脚本语言、NS的离散事件机制和分裂对象机制、卫星节点的模拟、卫星链路的模拟、定时器和分组头、跟踪文件支持以及常用的分析与调试工具;第三篇是卫星网路由技术模拟,详细介绍了DRA路由技术、SGRP路由技术、SDRA-MA路由技术在NS中的模拟实现。 本书概念清晰、选材新颖、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实用性强,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大学高年级学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参考用书,对从事卫星通信网络研究的科技人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针对空间信息网络动态拓扑下的传输和资源优化理论与方法展开研究,面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涉及的第二个科学问题,即空间动态网络高速传输理论与方法。本书重点关注了3个关键基本问题:空间频谱资源使用和共享方法、空间多星多波束信号协同处理方法,以及空间资源管理和优化。全书共12章,分为3个部分:首先研究空间信息网络不同轨道星座之间以及空间网络与地面网络之间的同频干扰特征规律,分析空间信息网络频谱使用与共享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空间信息网络中多星多波束间的干扰机理及协同处理机制,提出星间与星地的协同干扰消除方法;很后讨论了空间信息网络无线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了空间多类资源的相互耦合和约束关系,建立异构网络资源统筹规划模型,提出星地一
本书的编写基于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的《安防视频监控实用技术》一书的理论基础,以及作者于2007年以来发表或已经构思好但未发表的、关于安防智能化方面的文章,目的是推进我国安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本书从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最终发展方向智能化入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一个实用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各个部分,以及安防领域的几个实用案例,为什么需要智能化以及实现智能化的具体方案。全书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视频监控摄像机的智能化实现方案、DVR与DVS的智能化实现方案、视频监控管理软件处理平台的智能化实现方案、RFID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智能应用方案、移动式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实现方案、新型周界防盗报警系统的智能化实现方案、银行等六类单位安防监控系统智能化实现方案、城市交通安防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实现方案,以及平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系统功能、内部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系统组网等内容。在介绍入门级的网络监控技术与应用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电信级网络视频监控的系统架构、多级存储架构、安全架构、建设流程与评测、智能应用架构等大型系统建设应考虑的关键因素。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师生视频监控方面的和参考书,还可以为电信运营商、视频监控系统集成商、设备提供商的实际生产、建设和操作提供指南。
本书非常详尽地介绍了无线设计的各个方面,内容共包括10章,介绍了边缘振荡器、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锁相环、倍频器、射频开关、微带元件、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功率分配器、衰减器和天线分离滤波器等的设计。本书也阐述了为阻抗匹配如何进行必要的计算,如何进行无线链路的分析,如何完成频率分配计划,如何集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本书可供无线通信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以及高年级的本科生阅读,还可作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参考书。
本书简要地回顾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进行月球和深空探测活动的历程,以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当前世界新一轮月球和深空探测活动为背景,介绍了深空探测中测控通信系统的地位、作用和有关技术。 本书从深空测控通信系统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深空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深空探测的时间和坐标系统;深空探测的轨道动力学。详细论述了深空无线电测量技术,其中包括高精度测距测速技术、AVLBI深空导航测量技术、同波束干涉测量技术、连线干涉仪、星间测量技术。分析了深空通信技术和深空网,重点介绍了调制技术、编码技术、数据压缩,以及深空网的基本概念、布局、频段、站址选择、地面深空测控设备和对我国深空网的建议。简要地介绍了深空任务操作的基本概念、深空任务导航、深空探测器的遥操作、深空任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内容安排上深入浅出,注意概念和理论与工程应用背景相结合。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信号的概念与分类;系统的定义和系统的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描述;基于卷积的系统响应计算和系统特性描述;信号的傅里叶级数毒示和傅里计变换;信号的采样、滤波、调制及实信号的复数表示理论;连续时间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系统的状态变量描述。每章最后均有一节综合应用例题,注重概念和理论的综合应用。 本书可作为与信号处理相关的电子、通信、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本科生、大专生以及成人自学者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密码学课程组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内部讲义完善而成,定位于介绍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该书的学习,读者可以系统地掌握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 全书共包括10章和1个附录。章介绍了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编码原理。第2章介绍了shannon保密理论和计算复杂性理论。第3、4章分别介绍了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5、6和7章分别介绍了公钥密码、数字和杂凑函数的基小理论和方法。第8章和第9章分别介绍了认证技术、数的产生与检验方法。0章介绍了密钥管理和密钥分配协议的理论与方法。附录介绍了相关的数学知识。 为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并使他们接触更多的密码学知识,本书有意增加了许多相关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选择
本书是学习和使用Simulink对信号处理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的参考书籍,是笔者对多年来在MathWorks工作期间与公司软件开发人员及众多用户交流、切磋获得的经验、体会的总结和提炼。全书共8章,介绍了Simulink的基本知识和Simulink的扩展之一——信号处理模块集,并按照一般信号处理系统的组成方式和信号流程介绍如何用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包括信号的产生,信号的滤波,信号的统计参数与信号估计,以及如何在Simulink系统模型中实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这本书的重要特点是在讨论信号处理系统建模时采用了大量实例。全书共提供了近100个Simulink模型文件,是学习Simulink软件,掌握模块特点和应用场合,进而建立复杂信号处理系统模型的宝贵参考资料。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面广,取材新颖、实用。并且特别介绍了Simulink近几年引入的几个重要元素
本书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OFOM)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无线通信领域内的应用。全书共分10章。章简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无线的基本知识,以及OFDM系统整体情况;第2章介绍了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第3章较为详细的介绍了OFDM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第4章对OFDM技术的关键技术即同步问题进行了讨论;第5章介绍了OFDM技术中的信道估计;第6章叙述了OFDM技术中峰的均功率比的问题,并提出了抑制峰值功率的方法;第7章讨论了自适应技术在OFDM中的应用;第8章介绍了空时编码以及MIMO-OFDM技术的关键技术;第9章讨论了CDMA与OFDM技术的结合;0章给出了一个自适应MIMO-OFDM的仿真实例以及同步和信道估计的部分关键程序。 本书可作为通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宽带天线与天线阵列》由姚远编著,是专门阐述宽带天线与天线阵列技术的专著。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宽带天线特性时频域分析、宽带天线设计方法和结构形式、具有禁带特性的宽带天线、渐变缝隙天线阵列的分析与设计、“双抛物线”渐变缝隙天线阵列、宽带宽缝天线阵列设计、宽带平面双极化天线与多天线应用等。《宽带天线与天线阵列》适于从事天线技术、雷达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或者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
本书以清晰易懂的文笔介绍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应用,为从事DSP产品开发和服务的读者提供了基础知识以及必需的工具和软件库。本书作者本着易于领会,由浅入深的原则,并凭借自身独特的经验,列举了其他DSP教材中通常都没有的丰富的实时示例,书中还介绍了图形可视化工具和实际的算法库。本书将文字叙述与形象化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解方式既适合课堂教学又适合自学。全书数学分析清晰简练,示例丰富,既适合课堂教学,也可用于自学。本书特点:提供了众多的设计技巧;含有丰富的例子,介绍了主流DSP制造商(Motorola、TI,Analog Devices等)的器件;实时音频、视频DSP实例使读者从一开始就体验到DSP的能力和应用;提供了一种DSP自学方式,对学生、年轻专业人员和专业工程师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有4个”工具箱”算法包,可以很容易地查找感兴趣的算法和模
本书详细阐述了认知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典型系统,是一本专门介绍认知无线网络的技术书籍。 本书共7章,内容包括认知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环境感知、数据挖掘、智能决策和网络重构等认知无线网络关键技术,及认知无线网络的典型系统的组成、接口和工作原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系统工程和其他相近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