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艺工程设计(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重点阐述冶炼工艺专业在工程设计中所遵循的程序和方法、设计具体步骤等,这些内容与冶金工程技术公司或设计院冶炼工艺专业要完成的设计内容相适应,且综合了冶金工程设计中具有共性的工艺设计内容,具有突出工程性、实用性的特点。 《冶金工艺工程设计(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除作为高等学校冶金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外,亦可供从事冶金生产、工程设计、管理、科研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为原有色冶金和钢铁冶金专业合并组建的冶金工程专业编写的教材。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原冶金工业部有色冶金专业力钢铁冶金专业《冶金原理》统编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冶金方法,即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电冶金进行归类。考虑到和基础课《物理化学》有机结合,本教材中增加了物理化学基础部分。这样,本书的内容将由三个部分组成:篇为冶金物理化学基础,简要地介绍了复杂纳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并将相图基础和冶金动力学基础等安排在这一篇;第二篇为火法冶金,介绍火法冶金过程的物理化学及其基本原理。
本书共分8章,主要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历史、现状和TC102的简要情况;的结构、职责、相关人员职位的功能、义务和要求;标准制定、修订程序;现行有效的铁矿石标准内容及这些标准的历史演变;铁矿石标准的编写规则、样板和制定、修订技巧及范例;一些正在制定、修订和废除的铁矿石标准情况,以及目前正处在研究组、工作组和在研究阶段、征求意见阶段、报批阶段等各程序阶段的标准草案情况;我国近几年参与/TC 102工作的经验;国际标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修订以维护国家利益,今后我国在铁矿石国际标准制定竞争中的应对策略等。附录介绍了项目开发阶段表格、图及常用的表格。 本书可供钢铁企业、检验检疫系统、质量监督系统、外贸行业、标准制定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
本书自一九八四年发行版以来,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的有色冶金专业采用作为有色冶金原理课程的教材。一九八七年,根据“八五”?冶金教材规划和有色冶金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编者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全书内容作了适当的增减,补充了一些新的图表数据和习题思考题。本书是根据冶金部教材工作会议所制订的教材出版计划编写。本书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将就有色冶原理已有的研究成果,按照有色提取冶金过程的特点分成九章加以系统的综合和论述。一至六章属于火法法冶金过程,七和八章属于湿法冶金过程,第九章关于熔盐的基本原理,本应属于火法冶金的范围,但考虑到熔盐电解与水溶液电解在原理上相类似,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故将其编排在湿法冶金过程之后。
本书最初于1984年出版,本次是第3版。书中重点讨论无钟布料操作和大钟布科操作,系统讲解布料操作如何影响高炉治炼进程。掌握和运用布料操作基本规律有利于应对不同高炉和不同炉况。 书中附有布料模型,便于高炉操作者及高炉技术开发者使用。 本书可供高炉炼铁操作者、技术人中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等阅读参考。
本书力求体现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以学生必须掌握的钢铁冶炼基础知识为依据,精选金属材料、冶金过程物理化学、钢铁冶炼热工基础等有关内容,重点突出,应用性强。 本书可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之用,也可供钢铁企业职工培训之用或技术人员参考。
张树海、戚翠芬主编的《冶金机械保养维修实务》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机械保养维修基础知识,润滑,机械修复技术,机械的拆卸、装配与安装,冶金机械保养维修,备件管理与零件检测。 《冶金机械保养维修实务》可作为高职高专冶金机械设备、金属压力加工、机械类等专业教材或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