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伺服系统工程实践》介绍了武器伺服系统的设计输入:战术技术指标和被控对象特性;给出经过;个产品验证的伺服系统的实用设计方法及达到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的技术手段;详述了Ⅲ型ITAE伺服系统、自整定方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智能PID、分数阶控制等先进控制方法的工程设计途径及成功应用的实例:分析了伺服系统设计者要关注的共性问题——数字控制技术、齿隙、结构谐振;书中还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和构成具有自整定功能的一体化跟踪伺服系统产品的技术及应用;介绍了一体化开关磁阻电机(SRM)定位系统的研发:最后介绍了压制兵器定位控制及解耦、防空兵器射击线稳定及光电火控武器大系统中多伺服系统组合方法和对综合设计的研究。
《导弹武器系统概论(第2版)》系统介绍了导弹武器系统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导弹武器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导弹飞行原理、导弹弹体结构、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引信战斗部系统、弹上电气系统、导弹发射系统、火力控制系统及其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各类导弹发展历程。为方便读者了解美国、俄罗斯导弹编号方法,查阅专业词汇,书末还提供了美国、俄罗斯导弹编号方式和中、俄、英导弹专业词汇对照表。 《导弹武器系统概论(第2版)》的内容可使阅读者宏观了解并掌握导弹武器系统基本知识,为学习导弹具体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导弹武器系统概论(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导弹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导弹武器系统论证、研制、使用、管理的人员参阅。
《碳纤维在烧蚀防热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针对航天飞行器用碳纤维增强烧蚀防热复合材料,系统阐述了通用模量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在碳/酚醛复合材料和石炭/碳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其表面特征、成分、结构和性能的演变过程及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给予了系统介绍。 《碳纤维在烧蚀防热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成分、结构、性能及其演变》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关专业的学者、科学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为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分析测试人员提供借鉴。
《水中兵器技术丛书:鱼雷仿真技术》共分9章:章概述鱼雷仿真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作用和发展情况;第2章论述鱼雷仿真系统构造的内容和方法;第3章论述鱼雷仿真中涉及的主要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第4章论述鱼雷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数学仿真方法;第5章论述鱼雷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方法;第6章论述鱼雷自导系统半实物仿真方法;第7章论述鱼雷复合制导半实物仿真方法;第8章论述鱼雷动力系统和引信系统半实物仿真方法;第9章论述鱼雷仿真试验的过程管理和可视化技术。
美国CliftonA.EricsonⅡ编著的《危险分析技术》详细论述了危险原理:危险三要素以及危险、风险和事故的关系,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危险分析技术分类及其在系统安全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系统安全工程中常用的22种危险分析技术,如初步危险分析、系统危险分析、故障树分析、故障危险分析及软件危险分析等,并结合具体的示例说明这些技术。同时指出了其优缺点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常犯的错误。此外;还论述了这些危险分析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本书适合于从事系统安全工程工作的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学习参考。
本书着眼于指挥自动化系统(C3I)的功能、结构组成和主要理论及技术,以信息的录取、处理、传输为主线,介绍了自动化雷达情报处理、自动化武器控制和防空作战指挥的主要理论和技术,以及它们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高科技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系统概念。该书也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并融进了作者的研究成果。 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概述、雷达数据的录取、雷达信息的处理、数据通信基础、防空C3I中通信系统的实现、防空C3I中的计算机系统、防空C3I中的计算机网络、防空作战指挥、自动化武器控制系统等。 本书既可作为军队院校指挥自动化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教材,还可供从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工作的管理、研究、使用和维护人员阅读。
《高动态微系统与MEMS引信技术(套装共2册)》包括:《高动态微系统与MEMS引信技术(上)》、《高动态微系统与MEMS引信技术(下)》共2册。上册重点介绍微系统技术基础、互连技术、封装集成技术等,以高动态微系统技术及其典型应用为主线,构建高动态微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其设计方法和规律,介绍典型高动态微系统的主要工艺、检测及集成应用方法;下册以典型高动态微系统——MEMS引信为例,重点介绍MEMS引信总体技术、MEMS安全系统、含能微器件及其系统、引信射频MEMS技术、引信用微惯性器件、引信专用芯片、MEMS引信用固态控制器相关知识,针对高动态微系统的发展趋势列举了大量具体研究成果并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为高动态微系统的论证分析、设计、加工及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