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综合介绍红外大气辐射传输原理及其在卫星遥感中应用的专著,内容既包括红外大气辐射传输和卫星红外大气遥感的经典理论和方法,又吸收了近10年来卫星红外大气遥感的成果,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星载高光谱红外大气探测仪AIRS和IASI成功发射后,红外高光谱卫星资料在大气温湿度廓线、云、气溶胶和沙尘暴、主要温室气体遥感中的进展以及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同化、灾害天气分析、气候监测研究中应用的成果。本书注重取材新颖和学科发展前沿,尤其注重其实用价值。本书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从事卫星大气遥感的科技人员学习用书,也可供相关业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生态流量技术指南: 共同实施战略第31号指导文件》介绍了欧盟成员国在生态流量管理方面的主要经验,其中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是生态流量概念;二是执行《欧盟水框架指令》下的生态流量的建议:三是实施生态流量的措施:四是部分欧盟成员国实施生态流量的案例。 《生态流量技术指南: 共同实施战略第31号指导文件》能够帮助我国广大从事生态流量管理的政府官员和科技工作者了解欧盟成员国实施生态流量的做法,对关注我国水生态系统保护的各界人士有所裨益。
《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是《生态学热点研究丛书》之一。生态产业是利用生态学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网络型、进化型产业。《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以食物链为线索,试图从新的视角透视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分析了食物链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食物链和生态产业的关系,对食物链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作了初步的总结,提出食物链设计的原则,进而系统阐述生态产业的理论基础理论-----产业生态学,分析生态产业的类型和特点。最后,《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对生态产业的主要类型即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建筑和生态卫生分别作了具体介绍,以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的技术手段。《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既有系统的理论阐述,又有大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资助号:30230090)研究成果。在系统评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与存在问题,了较为适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体系,在大量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重点对森林、草地、农田、湿地等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本书可供从事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以及自然资源、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人员、管理工作者以及有关高校师生使用。
本书是一本关于工业水处理技术的实用性的工程技术型书籍,是在《工业水处理技术》版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新内容后编写而成的。 全书共四篇,篇介绍水的特性和工业用水预处理(混凝、沉淀与澄清、过滤、除铁、软化与除氯等)及其设置;第二篇介绍循环冷却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处理(沉积物、金属腐蚀、微生物及其控制、清洗和预膜,日常运行及现场监测);第三篇介绍锅炉用水及其处理技术(锅炉及其水汽质量标准、离子交换树脂及高子交换基本原理、离子交换水处理、膜法除盐水处理、凝结水的净化、锅内加药处理、热力设备系统的腐蚀与控制、锅炉的化学清洗);第四篇介绍水质分析、沉积物分析和常用水处理药剂分析。 本书还介绍了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对循环冷却水要求的标准和控制指标、工业设备化学清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