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植保管理月历》不仅涵盖了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等百余种南北方常见作物的每月管理要点,常见病虫草害及防治方法,在《作物植保管理月历》第二篇,编者还针对各种病虫草害,提供了各种防治药剂的详细介绍,书中还附有部分作物常见病虫害的原色图谱。
四川省农业生态环境复杂,杂草种类繁多,农作物受草害减产可能超过10%。 传统农业生产使用深耕细作、轮作换茬、利用荫蔽、淹水控制、防止杂草种子入田等方法防除田间杂草,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往往除草不及时,造成农作物受草害减产,甚至因草荒毁产。现代农业生产使用化学除草方法能将杂草消灭在萌芽或初生阶段,比人工或机械除草的效果好,又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在传统农业生产的情况下,使用化学除草有助于劳动力的调剂,开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化学除草改进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及棉花的传统耕作、栽培方法,节省田间管理用工,增加产量: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程中,必须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施
病虫测报技术规范的研究制定是搞好测报工作的基础,是病虫测报“四化”建设的前提。早在1987-1990年间,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先后将小麦条锈病、稻瘟病、稻飞虱、棉铃虫和东亚飞蝗等15种全国重点测报对象申请列为标准化项目,根据病虫害测报调查实际,按照国家标准编制测报调查技术规范,并报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审定。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统一颁布了上述15种重大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批农作物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国家标准。2000年以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加快了测报标准的制定工作,分别制定了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国家标准4项,小麦、水稻、玉米、蔬菜、果树病虫和杂食性害虫测报技术行业规范10项,病虫电视预报节目制作技术规范1项,并修订了1995年颁布的15项国家标准。截止2009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
本书紧密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需要,针对蔬菜生产上可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包括不断出现的新病虫害,不仅提供了可靠的传统防治方法,也挖掘了不少新的、现代的防治方法。本书图文并茂,介绍了6种茄果类蔬菜280种病虫害,图文结合,不宏观的症状特写照片、病原生物照片,还有病原菌显微照片、图片等,便于准确识别病虫害,做到有效防治。附录中提供了农药的科学使用与配置方法。本书在文字上既描述了传染病害,又描述了生理病害的症状、病因或传播途径及害虫识别、生活习性,给出了行之有效的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方法,科学、实用、通俗,可作为各地家庭农场、蔬菜专业合作社、农家书屋、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参考书,指导现代蔬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