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经营与管理》正是为了提高苗圃经营者的管理水平而撰写的,采取管理学理论与苗圃经营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书中穿插了一些幽默管理故事,易学易懂,给普通苗圃经营者以启迪。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绪论、经营篇和管理篇。绪论,主要介绍经营与管理的概念、苗圃分类、管理职能和苗圃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苗圃经营篇,主要介绍苗圃经营目标的确定、苗圃经营决策、苗木市场调查和预测、苗木市场定位、如何提高苗圃竞争力以及如何当好苗圃经理人;苗圃管理篇,主要介绍了苗圃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销售管理和内部控制。
兰思仁编著的《2014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研究进展--大力推动城郊型森林公园发展》为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2014年年会会议论文集,各作者结合案例分析研究了我国城郊型森林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为我国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将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在《中国森林立地类型》中,按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对各立地亚区内的分异规律和划分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的依据及主导因子作了系统的阐述,并且在每个立地亚区内列举了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立地类型,详细分析其立地条件性状、特征、适宜的造林树种,并对立地生产潜力指标作了量化表述。从而丰富了整个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从宏观到微观所表达的内容;这也正是《中国森林立地类型》的一个显著特点。③在整理立地材料时,进行了必要的加工、提炼,详述中、小地域的地域分异规律对营造林有利的和制约的条件,为应用立地类型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强调要尽可能列出各立地类型分布地区,以便落实到山头地块(小班),突出它的实用性。
《中国经济林名优产品图志》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全面介绍了中国经济林栽培的利用历史、资源、生产现状、发展方向及良种推广;介绍了中国经济林栽培区划,将的经济林栽培区,划分为9个气候带、1个青藏高寒区域、8个干湿区、50个亚区和40个小区。各论介绍了我国经济林名优产品61种,分为干鲜果类、油料类、香料类、饮料类、药用类、原料类和蔬菜类7大类;介绍了每个名优产品树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及资源、经济用途等,并配有彩色照片及英语译文,便于国际交流。该书可供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