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大师与玛格丽特(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   ( 8566 条评论 )
    • [俄罗斯]米·阿·布尔加科夫 /2017-05-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长篇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有三条主线:魔鬼撒旦造访莫斯科,做了为期两天的逗留,并施展法术大闹了莫斯科;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历经劫难的情侣以特殊的方式终成眷属下令杀害基督耶稣的罗马总督本丢 彼拉多两千年的忏悔。这三条线索彼此穿插交替,通过巧妙的架构和时空的切换,为读者呈现了社会阴暗、丑恶和不合理的本质,同时也讴歌了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性。这部小说此前已有多个中文译本,国内的读者也通常以这三条主线为基础,将小说的中心思想理解为撒旦的惩恶扬善、玛格丽特对爱情的忠贞和罗马总督对怯懦人性的反省。本书译者结合近年来俄罗斯学者的新研究成果,重新翻译了这部经典名著,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35000余字的译注,尝试对这部 旷世奇书 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 ¥29 ¥58 折扣:5折
    • 关于爱情(突然间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心中有某种像是爱情的东西)
    •   ( 655 条评论 )
    • (俄)安东·契诃夫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3-12-0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关于爱情》收录十篇以爱情为主题的契诃夫短篇小说,藉由捕捉男女老少面对爱情时的微妙心理,试图探索爱情是如何发生又怎么结束。 契诃夫细细描绘出消逝的、想象的、即将来临的种种爱情样貌,有期待、温馨,也有荒谬、可笑,还有无力、困顿,在故事情节推展中,我们渐渐发现,在爱情的脉络之下,上演的却是人心所面临的困境── 他已经不能够再去爱了!就在他丧失对人的信任之后,心中满是空虚,他便成了厌世的人。生活是什么?我们为了什么而活?生活是空想、梦想 是腹语 但是他站在睡着的美人面前,突然间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心中有某种像是爱情的东西。他久久站在她面前,眼睛贪婪地望着她 ──《情系低音大提琴》 契诃夫要说的无非是面对爱情即面对生活,但后是童话般的快乐结局,还是永恒难解的僵局?从古至今似乎都一样费解,

    • ¥24 ¥48 折扣:5折
    •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22篇代表作完整收录!附译者长文深度解读!)
    •   ( 3775 条评论 )
    •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译者 谢周果麦出品 /2019-06-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契诃夫一生创作了七百多篇短篇小说,擅长用简洁、幽默、犀利却又不失分寸的笔调描绘冲突和悲剧,表达其对复杂人性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本书收录契诃夫三大创作时期的22篇代表作,囊括《变色龙》《小官员之死》《套中人》等名篇。这些取材于日常生活片段的故事揭露了等级制度、官僚主义等社会弊端,批判自私、冷漠、贪婪、庸俗、奴性、保守等人性缺陷,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光的向往。译者谢周在译后记中,深入解析契诃夫的三大创作主题和象征--"篱笆、女人和狗",帮助读者从更宽广的维度理解其作品。

    • ¥19.9 ¥39.8 折扣:5折
    • 时代的喧嚣
    •   ( 378 条评论 )
    • [俄] 曼德尔施塔姆 /2024-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曼德尔施塔姆是20世纪俄苏最有才华也最传奇的诗人。在内战时期,他先后被红、白两方的队伍所关押;在20世纪30年代,他又两次被捕,长期遭流放;他一直很贫穷,长期居无定所;他曾不止一次地试图自杀 最终,他死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集中营。 曼德尔施塔姆的散文和他的诗同样重要。他讨论了俄罗斯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关联,描绘了当时圣彼得堡的生活与人们的精神状态,并且最重要的是,指出了文化的未来:未来,社会建筑不再是用人建造的,而是为人建造的。 这些文字抵御着死亡和苦难,照亮了至今也未实现的人类理想 就像一支在强风中燃烧却绝不会被吹灭的火柴。

    • ¥28 ¥56 折扣:5折
    • 狱中家书
    •   ( 402 条评论 )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2023-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849年4月,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逮捕,同年12月被判处死刑,临刑时改判为四年苦役,然后充军。他在狱中给哥哥和弟弟写的信描绘了在狱中的生活,特别是最后一封,书写了他处在死亡边缘时的心理状态。这些书信记录了他对人类心灵极限的最初探测。即使在最为严酷的绝境,他也没有失去写作的强大意志,几乎是凭借写作支撑着全部的生存。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报纸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他的小说一样,在他的散文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呈现为不可替代的精神现象。它们不仅是我们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文字,也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生活和意识的许多根本特征。

    • ¥28 ¥56 折扣:5折
    • 铁流——红色经典丛书
    •   ( 1597 条评论 )
    • (苏联) 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李暖 译 /2019-05-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苏联革命题材长篇小说经典。 小说以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内战为题材,叙述了古班的红军 达曼军,带领被古班的哥萨克富农和白匪军残害的红军家属和被迫害的群众,突破叛乱者和白匪军的包围,进行英勇转移的事迹,反映了苏联国内战争时期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表现了士兵群众由乌合之众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的 铁流 的过程。

    • ¥14.9 ¥29.8 折扣:5折
    • 伊万·伊里奇之死(汉译世界文学5)
    •   ( 43 条评论 )
    • [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2023-12-01/ 商务印书馆
    • 原本拥有 愉快而体面 生活的法官伊凡 伊里奇突然罹患绝症,死亡阴影的迫近是其灵魂觉醒的开始,原本美好的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他猜疑医生,怨恨上帝,妒恨妻女,他受尽肉体痛苦、心灵疑惑以及对死亡恐惧的折磨,开始反思生命和人生。小说以白描的手法细腻而真实地展现了他逐渐走向死亡的极限心理过程,风格简练,细节富有讽刺性和表现力,是死亡文学的高峰之作,也是展现托尔斯泰不断自我反省和自我观察,剖析人类精神生活秘密的力作。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历史,正如书中所说伊凡 伊里奇的生活历史是非常简单、非常普通,也是非常可怕的。

    • ¥22.9 ¥29 折扣:7.9折
    • 大师和玛格丽特
    •   ( 614 条评论 )
    • (苏联)布尔加科夫钱诚 译 /2022-01-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俄罗斯少有的一部带有魔幻怪诞色彩的小说,在作者逝世二十五年后才得以公开发表。巧妙的构思、离奇的情节、深刻的哲理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在西方和俄罗斯被誉为 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

    • ¥29.9 ¥49 折扣:6.1折
    • 反乌托邦小说三部曲:我们+1984+美丽新世界(豆瓣高评分9.5,多一个人读到这套书,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   ( 2047 条评论 )
    •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 等著,知书达礼 出品 /2020-10-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我们》: 26世纪的大一统国,是一个集权主义国度,每个人都只有号码,没有姓名,住在完全透明的玻璃房子里,身穿同样的制服,吃的是化学食品,享受配给的性生活,由一位永不更替的全权 恩主 统治.政治警察无处不在,幸福与自由不能兼容.但是极权也不能扑灭人性的光辉,对自由的追求从未停止过 尤金 扎米亚京《我们》、郝胥黎《美丽新世界》、乔治 奥威尔《1984》 反乌托邦三部曲 经典组合 《美丽新世界》: 公元2532年是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新世界:没有物质匮乏之忧虑,没有衰老颓废之烦恼,没有工作繁琐之厌倦,没有孕育抚养之压力,没有婚姻、性道德之约束,没有药物滥用之限制,没有政治高压之窒息 俨然是人类一直以来无限向往和憧憬的"世外桃源"和"乌托邦"。然而,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 爸爸妈妈是令人羞辱的词,失去了爱

    • ¥29.8 ¥144.6 折扣:2.1折
    • 红色骑兵军(红色经典丛书)
    •   ( 195 条评论 )
    • [苏联]伊萨克?巴别尔 /2019-10-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红色骑兵军》是苏联作家伊萨克 巴别尔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38篇具有文学速写和素描特征的小说(如《一封家书》《我的*只鹅》《盐》等),生动再现了苏波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谱写了霸气十足、豪气冲天的苏维埃红军的英雄赞歌。 《红色骑兵军》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伊萨克 巴别尔以*严格的的现实主义手法描绘战争中的苏维埃红军战士,不但叙写他们把献身革命事业作为一切的前提,而且淋漓尽致地刻画他们人性的一面 在长年累月饥肠辘辘的行军途中,对幸福、和平与爱情的渴望。伊萨克 巴别尔的笔不仅指向骑兵军将士,还指向犹太人和波兰人,甚至整个战争、整个历史。他真实记载了一个伟大而复杂的时代,堪称那段历史*诚实的目击者和记录者。 《红色骑兵军》诞生于时代的风暴眼,小说中,战争和流血的痕迹到处都是。但人

    • ¥14.5 ¥29 折扣:5折
    • 我们(精装插图版)
    •   ( 109 条评论 )
    • (俄罗斯)扎米亚金 /2022-07-01/ 北京燕山出版社
    • 《我们》被称为焚书年代里的文学珍品。作品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一千年后的幻想故事:在一体国,公民没有姓名,只有号码。这里的人被包围在 绿墙 中,墙内的建筑包括寓所都是由玻璃或是其他透明材料制作或建造的,每个人都被暴露在 光天化日 下毫无保留。公民的生活遵循着统一的作息时刻,所有人在同样的时间从事同样的事情。任何敢于反对这种 幸福 的人都将会受到惩处。在这个透明的世界里,男性公民 机械工程师D-503,爱上了美丽、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公民I-330。一体国的好公民与一体国的反抗者的爱情在真与假的恍惚、对与错的犹疑中展开。故事的结尾:男主人公做了想象力切除手术,看着曾经为之神魂颠倒的爱人被送上死刑台而无动于衷 《我们》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等反乌托邦作品,成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源头之作。除了

    • ¥20.2 ¥45 折扣:4.5折
    • 白色的虹(悦经典23)
    •   ( 1089 条评论 )
    • [苏]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著 董 晓 译 /2019-02-0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收录抒情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经典短篇小说26 篇,包括《白色的虹》《细雨蒙蒙的早晨》《一篮云杉果》《碎糖块》《面向秋野》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白色的虹》中叶莲娜不顾一切穿过战时戒严的莫斯科城去车站看望受伤的画家;《细雨蒙蒙的早晨》中库兹明少校为奥尔嘉带去丈夫的信件,这次偶遇却引发两人心灵的颤动;《一篮云杉果》中伟大作曲家格里格为护林员女儿写下十年后庆祝生日的音乐剧。人生旅途上的人们于偶然相遇时碰撞出的心灵火花,在作者笔下变成一个个具有独特内涵的 诗意的瞬间 ,为我们构筑起*独特、神奇、富有魅力的艺术世界。

    • ¥24 ¥48 折扣:5折
    • 网格本·罗亭 贵族之家(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   ( 916 条评论 )
    • (俄罗斯)屠格涅夫 /2021-06-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罗亭》和《贵族之家》是屠格涅夫颇负盛名的两部长篇小说,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态,展现了性格与命运之间的关联。 《罗亭》中的同名主人公,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看到了贵族的局限性,接授了新思想后曾经胸怀大志,一次次渴望开创一番伟业,却一次次很快就失败。甚至当他爱慕的贵族少女娜塔莉亚对他敞开纯洁、热烈、义无反顾的爱情,他却犹豫、恐惧,*终退缩,充分暴露了以他为代表贵族知识分子的软弱。 《贵族之家》中的拉夫列茨基同样患有软弱病,空怀远大志向,却无力解决个人生活中的问题,逃避和退缩是他*的选择。拉夫列茨基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形象地折射了俄国贵族的由兴而衰的历史。 《罗亭》和《贵族之家》都发出了 怎么办 的呐喊,虽然罗亭和拉夫列茨基没有走出困局,但他们的呐喊已经使俄国振聋发聩。

    • ¥29.9 ¥49 折扣:6.1折
    • 索尼奇卡
    •   ( 451 条评论 )
    • (俄罗斯)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 著 , 新经典 出品 /2020-09-0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索尼奇卡》,以 书虫 索尼奇卡与画家丈夫和丈夫情人亚霞之间的 三人行 故事为主线,从一位痴迷于读书的女性角度,展现了当代俄罗斯社会波澜起伏的社会变迁,揭示了俄罗斯普通妇女在家庭模式下的生存状态,开掘了俄罗斯知识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知性与爱欲之间的曲折心路与丰富的灵魂景观。

    • ¥29.25 ¥39 折扣:7.5折
    • 莫里哀先生传
    •   ( 702 条评论 )
    • (苏)布尔加科夫 /2017-02-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莫里哀先生传》是布尔加科夫为法国喜剧大师莫里哀写作的传记体小说。 莫里哀是布尔加科夫ZUI喜欢的喜剧作家之一,布尔加科夫不仅改编过他的多部戏剧作品,还为他创作了传记体小说,用生动而富幽默的笔触记录他如戏一样 含笑谈真理 的一生。两位深谙喜剧之ZUI高精神的大师之间,虽然生活的年代相隔三百余年,相互之间却存在着一种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契合。他们操着讽刺、幽默、荒诞的喜剧语言,撕下了各自时代社会和体制ZUI丑陋的外衣。他们都在坚守自己创作理想的路上艰难前行,且从未放弃。

    • ¥18 ¥36 折扣:5折
    • 良知是灵魂的声音
    •   ( 104 条评论 )
    • (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读品 出品 /2022-12-0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这是托尔斯泰的心灵自白,是一部 认识生命 之书,是托尔斯泰除三大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之外,深刻有力也为世人忽视的作品,深度解答了生命的意义。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对真理的探索,全书围绕寻找生命真谛展开:当人拥有了健康、财富、爱情、事业时,死亡却无法避免,这种吞噬一切的毁灭,能把人生所有的追求变成徒劳,那么生存的意义何在?终,在与人类伟大思想者的共鸣中,托尔斯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并揭开了有关生命的秘密。

    • ¥18.2 ¥26 折扣:7折
    • 三联精选:父与子
    •   ( 355 条评论 )
    • (俄)屠格涅夫 /2019-10-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以家庭和青春为载体的长篇小说《父与子》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永恒的命题 代际鸿沟,它成为长篇小说共时性叙事的核心命题。这部作品拥有远比阶级的思想冲突和斗争更为广阔、丰沛的审美意蕴。 《父与子》小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夕民主主义阵营和自由主义阵营之间尖锐的思想斗争。屠格涅夫敏锐地反映了这一社会历史变革时期的尖锐斗争,刻画了两种社会势力 民主主义者和自由派贵族问的思想冲突。小说问世之初,即在文学界引起激烈争论。小说主人公巴扎罗夫是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与代表保守的自由主义势力的老贵族帕维尔和尼古拉兄弟格格不入。

    • ¥27.3 ¥39 折扣: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