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女性修心启示录。 娓娓道来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苏青、宋美龄、阮玲玉、胡蝶、许广平等们的传奇一生。在世人眼里,她们无不很好绝伦、芳香袭人,然而谁又知道,风光背后却是异样的艰辛和苦涩。 世间本无传奇,所有的幸福都拖着黑色的尾巴,愿我们读懂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人生。 灵魂有香气,是对别人心存善意,也不委屈自己。当感受不到同等友好,有能力转身离去。 灵魂有香气,是珍爱自己,懂得让自己高兴。即便选错了职业、爱人,也能即时纠错。 灵魂有香气,是进退自如,得体有度。不拧巴不紧绷,与生活握手言和。 灵魂有香气,是投资自己。眼界宽广,才能包容别人与自己成长的不同。 愿不完美的我们,都是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庄洁在 场车祸中失去了左小腿。在上海打拼多年后,小有积蓄的她给自己装上了 格不菲的假肢。因病回乡休养的路上,庄洁遇到了初中同学陈麦冬,后者西装革履的样子让庄洁倍感惊讶。曾经的中学混子陈麦冬,几番波折下 在小镇殡仪馆里做起了遗体整容师。两个重组家庭里的疏离者,在小镇的烟火气息中慢慢靠 彼此
内容简介 “在这荒芜偏僻之所四处寻找冒险,在命运安排的每一个危难时刻,怀着满腔热情奉献自己的臂膀和生命,扶助弱者,救苦救难。” 在四百多年前的西班牙,有一个名叫塞万提斯的作家,写了一部名为《堂吉诃德》的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穷乡绅,他异想天开,自命为游侠骑士,骑上一匹瘦马,带了一个侍从,周游各地,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这部书出版以后,堂吉诃德的故事一时传遍了西班牙全国,不论贵族绅士,还是仆役小贩,举国上下如痴似狂,都爱上了这本书。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以其对于中国文化的追寻而闻名。他的代表作《空谷幽兰》,就是深入名山寻访中国当今隐士的作品。而在《一念桃花源》中,他则试图追寻中国人心中千百年以来的理想世界——桃花源。 在书中,波特踏着陶渊明与苏东坡的足迹,经扬州一路向南至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儋州、琼州,再回溯到陶渊明的故里庐山。陶渊明、苏东坡、王安石等人遗留至今的遗迹、当时当地的处境、心态以及随之而生的诗歌、理想,在波特优美流畅、明白如话的文字中自然浮现,还有手绘的路线图、地图和实地拍摄的照片,一起把我们带入古代文人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古人的遭遇与恬淡自然的心态,返照自身,安放我们当下的心灵。就在我们身处的滚滚红尘之中,在我们心中,找到自己所属的世外桃源。
《一个人的朝圣(全2册)》由(英)蕾秋·乔伊斯著
内容简介 书号:9787573611727 书名:将门嫡女(完结篇)(典藏版) 定价:69.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38f771b3-760c-4214-a746-54e3e49dbe44 内容简介 1101577143 1101554423 1101554425
内容简介 幽州十三京。 归你。 漠北定元城。 归你。 江南豫州,定西东海,临安青湖,洛阳古城。 都归你。 全都归我,谢景行你要什么? 嗯,你。
书号:9787575300995 书名:巴比伦城:神话与奇迹之地 定价:109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内容提要 历史是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 张玮书写的历史,亦正亦暖。正,是因为,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张玮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
怀才不遇的人、不得人缘的人、想换工作的人……究竟要燃烧什么,才能激发出真正的热情?传说中的玄武书房编辑部的“编舟计划”,正式启航!玄武书房拟定出版一部面向当代人的中型辞典《大渡海》,这项工作由阅历颇丰且行事一丝不苟的学者松本老师主持,谁知他很为器重的编辑荒木公平却到了退休的年龄,选择回家照顾病中的妻子。此时编辑部中做事浮躁的西冈正志和临时工佐佐木。荒木和西冈多方物色,终于相中了营业部内不善于和人交往却对词语有着敏锐认知度,并且做事极为认真投入的青年马缔光也。浩瀚的词语海洋,马缔与同事们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编制一艘驶向彼岸的小船。他们甘于寂寞,却也收获着弥足珍贵的幸福……
“贾平凹研究资料汇编”丛书是数年来学术界对贾平凹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书画、创作论等多个领域研究成果的恢宏集结,为广大贾平凹研究者提供了 手的 性资料。《《古炉》研究》是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部分是自述与对话,主要收集的是贾平凹关于《古炉》创作的访谈,以及作品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第二部分是文本分析,从不同的理论层面和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详细解读;第三部分从当代文学的视角对《古炉》进行了宏观研究;第四部分将《古炉》与鲁迅、韩少功、阎连科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及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进行了比较研究。
江湖风波恶,人间行路难。 昔日提笔锦绣的谢家少爷,成了翻云覆雨 的东厂督主 ; 曾经初出茅庐的伽蓝刺客,沦为朝廷通缉的江湖乱党。 十年忍辱偷生,曾经年少挚友,而今刀刃相向。 恩仇、计谋、隐秘、苦痛 茫茫世间,虽苦厄满途,亦顶天立地,回首不悔。
19世纪是西方临床医学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医学被称之为“科学医学”以别于传统的经验医学。各种诊疗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医生可以更“科学”地诊断疾病,病人则因而更加信赖“科学”的奇迹。诊疗技术的进展根本性地改变了医学,塑造了医生的科学家形象,确立了医院的中心地位,并重构了医患关系。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时,凭借英吉利的“种痘奇法”、眼科与外科手术治疗等所表现出的显著疗效而赢得了国人的信赖。此后,随着各种诊疗技术的传入,西医的科学形象在国人心目中逐步树立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一般民众对于现代医学的认知主要来自于西医的诊疗技术。在以往的西医传入著述中,较少关注诊疗技术是如何引入的,民众如何看待这些技术,技术又如何影响并改变人们的诊疗观、疾病观,本书试图对上述问题做些初步的探讨。本书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