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1982年加西亚 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百年孤独》西班牙语版问世50周年之际,企鹅兰登书屋推出《百年孤独》插图纪念版。拉美当红艺术家路易莎 里维拉倾心绘制水彩插图,马尔克斯之子贡萨洛 加西亚 巴恰参与版面设计。中文简体版沿用范晔译本,复刻西班牙语原版装帧与版面设计,力求展现原版风采。
《悲惨世界》是维克多 雨果在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通过三个人物 让 瓦尔让、芳汀、柯塞特的悲惨经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间地狱,被誉为 人性向善的精神史诗 和 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小说内容丰富,具有史诗般的风格,传唱后世,经久不衰!
《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诗体故事集,大部分以韵诗形式写成。全书收有一篇总引和二十三篇故事,其中散文两篇,其余都是诗体。讲述了一群香客到坎特伯雷城去朝圣的路上,为解闷而各人所说的奇异故事。这群人来自社会各阶层,有教士、武士、修女、大学生、工匠等等,他们的故事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作品和幽默和讽刺为基调,刻画了不同阶层的人物,讽刺封建社会的丑恶,揭露社会的腐朽,反对禁欲主义,宣扬世俗享乐。其间以短小的戏剧场面串连,故事的内容和文体各异,并符合每一个讲述者的身份。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十四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体现了反封建倾向和人文主义思想。
《裸者与死者》被视为所有关于二战的小说(甚或有人认为是所有关于战争的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梅勒写就这部作品时年仅25岁,由此跻身20世纪美国最经典作家之列。 小说以二战期间南太平洋上一座虚构的热带岛屿 安诺波佩岛为背景,全景式讲述了美军在卡明斯将军的运筹帷幄之下,突破日军防线,彻底攻占海岛的故事。小说着力描绘了侦察排一伙出身草根、几乎是社会弃儿的士兵,如何屈服于军队铁幕,在受命完成一桩插入敌后、至艰至险,希望渺茫的侦察任务时,人性最本能、最赤裸的一面兜底暴露。小说同时塑造了以卡明斯少将和侯恩少尉两个出身中产阶级的军官为代表的对立阵营,阐述了战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本质。作品还采用一种特殊的插叙手法,给书中每个人物立传亮相,由此形成一幅奇妙而真实的美国社会的缩影,令这部作品超出
长篇小说《洛丽塔》是俄裔美国文学家弗拉基米尔 纳博科夫的成名作,世界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因其复杂性和艺术性成为现代文学经典。 在大学里教授法文的亨伯特人近中年,自年少时初恋伤逝,心中总浮现一个温柔而暧昧的梦,那些青春少女对他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他藏起这个隐秘的欲望,只是用颤抖的灵魂呼唤那些精灵。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了夏洛特的房客,疯狂地爱上了夏洛特十来岁的女儿洛丽塔。为了能跟心中的精灵洛丽塔生活在一起,亨伯特费劲周折,然而他的执念被一桩桩意外打破,妈妈夏洛特、剧作家奎尔蒂、洛丽塔的计划 小说以 我 亨伯特在精神病房、在监禁室写下自白录的形式,讲述了亨伯特与少女洛丽塔的感情故事。 导读珍藏本在小说内文前增设长篇导读,出自纳博科夫在康奈尔大学时的学生,也是公认的纳博科夫研究专
《浮士德》是世界文学的殿堂级作品,更是德语文学的巅峰之作。第一部共计4612诗行,散文60行。整本首次出版于1808年,成文过程长达近40年。第一部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为学者剧,其二为格雷琴剧。学者剧不仅集学者、学院讽刺之大成,而且预示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走向和问题。格雷琴剧上演了浮士德在小世界的情感经历,具体说,是此时作为贵族青年的浮士德与平民少女格雷琴的 爱情悲剧 :浮士德的诱惑导致无辜少女格雷琴犯罪,遭受 灭门 之灾。第二部主体作于1825年至1831年间,是老年歌德的集大成之作。上演 大世界 ,即公共领域事物,涉及广泛。政体形式、经济金融、学院学术、历史更迭、军事作战、围海造陆、海外劫掠等被悉数搬上舞台。囊括歌德时代乃至整个近代史上德国和欧洲的重要事件。 译文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为边注与脚注;每场
暂无内容简介。。。。。。
《爱达或爱欲》是《洛丽塔》作者、小说大师弗拉基米尔 纳博科夫的之作,创作于纳博科夫晚年,是他所有作品中篇幅长、他自己为重视的小说之一,与《洛丽塔》《微暗的火》构成无可匹敌的三部曲。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 反地界 的星球上。1884年夏天,14岁少年凡 维恩来到阿尔迪斯庄园姨妈家做客,初遇两个表妹 12岁的爱达与8岁的卢塞特。凡与爱达互相吸引,由此展开笼罩于家族扑朔迷离的历史背景之下绵延一生的不伦之恋,还意外地将卢塞特卷入他们炽热的命运轮下。纳博科夫以其娴熟的小说技法搭建了繁复的文字迷宫,将自己对激情的体验、对时间的哲思皆纳入其中,构造出永无穷尽的人生故事。
伊甸之东是约翰·斯坦贝克的集大成之作,是一本经典小说。这本书故事发生于一战前后,讲述的是萨利纳斯河谷里两个家族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这本书中,作者倾注了大量心血,描写两个家族在半个世纪中的命运沉浮,出场人物多,重点明晰,人物鲜活。核心主题也 明确——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选择的自由,只要不放弃选择的权力,便没有什么存在可以践踏人的尊严。Timshel是希伯来语,出自sheng经中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在书中,作者赋予了它“你可以(选择)”的含义,作者借此表达的是人的尊严,人的选择,强调的是人内心的力量。
\\\"托尔斯泰用百万余字,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战争与和平》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故事通过记叙俄国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会战、法军入侵俄国、波罗金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以及四大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展示了广阔变动的社会背景下,人类普遍的情感与命运变化。《战争与和平》不仅是一段特殊历史片段的记述, 堪称人类普遍生存境况与情感谱系的百科全书,具有持久的魅力,相信所有阅读它的人都可以从中观照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