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包含《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册》),共三册。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对于过往的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 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周其仁教授时,这位善于用简洁的表述把深刻的真相披露出来的教授,回答说: 水大鱼大! 的确是水大鱼大。 急速扩容的经济规模和不断升级的消费能力,如同一个恣意泛滥的大水,它在焦虑地寻找疆域的边界,而被猛烈冲击的部分,则同样焦虑地承受着衍变的压力和不适。它既体现在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妥协,同时,也体现在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以及周遭邻国之间的政治及经济关系。 大水之中,必有大鱼。 在这十年当中,中国公司的体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世界500强的名单中,中国公司的数量从35家增加到了115
创新型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由创新型领导掌舵。 他们将自己的创新技能注入组织和团队,继而激发出新业务、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程序。 创新者并非天赋异禀,他们只是用行动塑造了自己的 创新基因 ,即五种发现技能:联系、提问、观察、交际、实验。 联系:将迥然不同的想法、物体、服务、技术和学科相连,整合事物。 提问:提出 为什么 为什么不 如果 会怎样 的问题,解释超越直觉的、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 观察:寻找 任务 和更好的完成方式,发现异常事物,寻找机会在新环境中观察。 交际:跳出常规想法,与其他领域的人交流。 实验:创造一个试点或原型,然后摸索着进行修改。 本书作者历时8年,采访和调查了来自超过75个国家的500多名创新者,提取了这五种创新企业家普遍具备的技能。书中列举了大量破坏性创新组织和个人的案例,包括亚马逊
继《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之后,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策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浩荡两千年》记录的是一个基本上已经失去或被遗忘的世界。在书中出现的工商人物,要么默默无闻,要么在另外的历史叙述中被脸谱化、妖魔化,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商人,或企业家。他们行走在广袤的国土之上,或疾行,或踯躅,或彷徨,在他们身后的时空幕景上,是一出连续上演了两千多年的砍杀史。在所有的历史时刻,这些人从来没有当过主角,甚至在所有的史料记载中,他们要么被忽略不计,要么就躲在那个黑暗角落。不过在另外的意义上,正是这些工商业者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一斗池盐到一块麻布,从一把铁刀到一座城池。 我无意为他们代言,我只是完
企业出海*需要的十项能力是什么? 出海企业治理体系如何与国际接轨? 用什么样的产品开辟生路? 市场如何*大限度本地化? 如何融入当地文化、法规? 本书在作者团队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用第三方视角完整复盘联想集团20年全球化历程与方法,再现企业出海的难点、要点与可行性路径分析,*终凝练出联想的十条企业全球化法则,覆盖战略、治理、产品、供应链、合规、并购、文化、IT整合、市场、ESG各个维度,为出海者构筑参考路标。
在《从优秀到卓越》中,吉姆 柯林斯就已经描绘过企业的永续经营赖于公司飞轮的持续转动。 吉姆 柯林斯所说的飞轮是怎样的飞轮?公司的飞轮如何建立?飞轮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和环节?在本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说明和阐释。 飞轮对于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是盈利模式,是企业持续盈利的关键的动作,是企业长期坚持的战略举措。 掌握了本书所讲的飞轮效应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每家公司都能够通过借鉴成功企业的飞轮,挖掘出自身的经营优势,建立自己公司的飞轮,并通过长期持续的坚持,产生 飞轮效应 ,帮助企业持续增长。 吉姆 柯林斯的所有研究都是探索公司持续增长和永续经营的根本原因和成功路径,《飞轮效应》更是这样一本书。
对于过往的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 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周其仁教授时,这位善于用简洁的表述把深刻的真相披露出来的教授,回答说: 水大鱼大! 的确是水大鱼大。 急速扩容的经济规模和不断升级的消费能力,如同一个恣意泛滥的大水,它在焦虑地寻找疆域的边界,而被猛烈冲击的部分,则同样焦虑地承受着衍变的压力和不适。它既体现在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妥协,同时,也体现在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以及周遭邻国之间的政治及经济关系。 大水之中,必有大鱼。 在这十年当中,中国公司的体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世界500强的名单中,中国公司的数量从35家增加到了115家,其中,有四家进入到前十大的行列中。在互联网及电子消费类公司中,腾讯和*的市值分别增加了15
本书集中呈现了作者20年来对战略定位理论的前瞻思考和实践经验,并融入哲学思辨与美学思考,是对定位知识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本书以当事人的视角,权威复盘作者亲自操刀的定位案例,为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有效工具,并就企业未来如何在新商业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精辟的解读与应用指导。 本书是中国企业家的新时代商战指南,尤其推荐创业者阅读。
《跌荡一百年》是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再写中国企业100年。了解中国百年崛起,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 上卷叙述1870~1937年的中国企业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作者从一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英雄主义的魅力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 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在于它产生增长的巨大能力,正是这种力量,使我们社会的繁荣程度提高到了两百年前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平等加剧、财富集中、就业不稳定、人类健康和环境恶化等全球性现象。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引导创造性破坏的力量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本书从创造性破坏的角度重新审视增长的历史和谜团,并挑战了许多传统理论。作者试图在书中回答以下诸多深刻问题:为什么技术革命和自动化创造的工作机会远远多于它们破坏的工作机会;为什么竞争与产业政策并不相互矛盾;为什么长期停滞是否可以避免;为什么工业化不是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为什么在适当的公共政策下进行创造性的破坏不会损害健康和福祉。 本书既是对经济繁荣驱动力的探索,也是对未来经济发展思考的指南。
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全球迎来了数字化时代。而在数字化背景下,传统的企业应该如何向数字化领军企业转型,以更好地面对外部客户需求的变化,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本书关注的主要问题。 本书是由美国数字化变革的领军企业Centric Digital的首席执行官(CEO) 贾森 艾博年(Jason Albanese)和首席数字官(CDO) 布莱恩 曼宁(Brian Manning)合作撰写的。两位作者结合自己在医疗、金融、零售和工业等领域进行数字化变革的经验,对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变革的必要性、数字化变革的类型和数字化变革的实施方案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创新时代需要创新力。创新对于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怎么样才能够创新,形成创新力?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才能培育创新人才,聚拢创新资源,建设创新型组织文化,进而帮助企业建设创新能力,提升产出?混沌大学基于长期的创新学科积累,对创新进行了深刻的、本质的解读,总结提炼出一整套方法,包括思维能力,组织模式与适用模型,并通过实战例证让创新力呈现为可分解、可学、可得的方法,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新机与新局》是在特殊时期、用特殊方式写成的书。本书记录了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经济形势等重大变化,作者作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也作为多所商学院的教授,对于企业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化危为机、守正出新、稳健经营、实现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的思考。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部分是 同心抗疫篇 ,主要讲了企业的困难观,指出企业在困难时期应该如何生存、发展,怎样提高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政策中、市场中、经营中、管理中育新机,如何在创新中、改革开放中、经济转型中、双循环下开新局,提出 用平常心应对困难,用进取心化危为机,用自信心再造辉煌 。第二部分是 企业改革篇 ,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实施、落地,回答了 国有企业为什么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做着自认为 没意思 的工作,渐渐变成一个无聊的人,过着无聊的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实力,得到全是因为 走运 ,不敢做出新的尝试;眼中的光芒逐渐消失,以 成人化 的方式生活,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不!必须打破现状!在这本书中,作者将每个人都定义成一个 反叛者 ,通过尖锐且幽默的文字,为陷入工作僵局中的你提供了21条具体的指导原则。每条原则下,你都能看到事情的多面性,并发现原来突破日常禁锢自己思维的壁垒如此容易 感到无聊不如重构自己的责备思维,不敢尝试是因为你有负担症候群,不如跳出成人的行事方式,因为我们天生就是创造性人才。 这本书带你打破规则,突破标准,在条条框框之外为新的创意和想法寻找展现机会,让你眼中*乏味的工作都变得富有创造性和有趣!
《激荡四十年 中国企业 1978-2018(共3册)(精)》包含《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册》),共三册。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对于过往的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周其仁教授时,这位善于用简洁的表述把深刻的真相披露出来的教授,回答说:“水大鱼大!”的确是水大鱼大。急速扩容的经济规模和不断升级的消费能力,如同一个恣意泛滥的大水,它在焦虑地寻找疆域的边界,而被猛烈冲击的部分,则同样焦虑地承受着衍变的压力和不适。它既体现在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妥协,同时,也体现在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以及周遭邻国之间的政治及经济关系。大水之中,必有大鱼。在这十年当中,中国公司的体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世界500强的名
《军工资本透视——从春田兵工到硅谷 A1军工》一书从春田兵工、硅谷DIU等机构及典型历史事件入手,系统梳理美国军事工业200多年发展史,追溯美国军工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来龙去脉,揭示美国军工与新科技、新经济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客观分析美国与欧洲、俄罗斯、中国在地缘政治中的相互影响,探究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下军工企业与市场和 的关系。 本书将为读者呈现大国竞争中军事工业超出军事力量之外的 特作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制度下军工领域生产关系的异同表现,从军工侧面透视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演进的大趋势。 本书为军工领域同行和军迷所著,对新科技、新经济创业者亦会有所帮助。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优化转型策略和路径。通过持续的实践和反思,企业可以更加科学地规划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提升转型的成功率。总之,数字化转型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只有通过数字化手段,才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本书精选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涵盖了通信、金融、制造、零售等多个行业,还包括了企业在产品与服务创新、组织结构调整、市场与客户关系重构等方面的实践。通过对多个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远大。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企业可以实现从技术驱动到战略引领的全面转型,最终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创新。
本书精选北大汇丰商学院创讲堂中的多场重量级演讲。书中不仅收录了管理学与经济学领域的顶尖学者们的深刻理论与学术洞见,还汇聚了业界精英创业者的实战经验与智慧结晶。阅读本书,读者将看到: *创新之路,愈走愈难?探讨如何实现硬科技创新,达成产品前所未有的原创性飞跃。 *未来图景,迷雾笼罩?这个时代仍潜藏着它的专属机遇,等待拥有勇气与智慧的人找寻。 *是 初心 还是 负担 ?剖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表达,实现商业与公益的齐头并进。 读者将从本书看到一条条充满时效性与启发性的创业之路,从而深入探索并重新思考中国当前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新的灵感与启示。
面对生态系统的衰退、社会发展的失衡和企业创新的窘境,《必要的革命》为商业策略、社会管理提供了系统思考的方法,为个人与组织协同提供了行动工具,为组织改变思考方式、实现创新变革提供了策略和实践方法。是系统思考的商业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指导手册。 在《必要的革命》中,彼得 圣吉把 第五项修炼 即系统思考应用到比组织更大和更为复杂的系统中 全球性社会。全球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而变革要基于系统思考的方式。从整体出发,全球经济是建立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的,个人、企业看到相互依存的关系,才能去寻找长期和全局性的解决方案。 从《必要的革命》一书创作至今,全球诸多大型公司和组织为创建繁荣和可持续的社会,开始重新定位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变革,书中列举了丰富的真实案例
随着全球生产网络与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国服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研究综合借鉴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的相关理论,对每一种模式重点分析了其创新的内在机理、创新的影响因素和创新的效应。*后,提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的政策建议。
产业互联网不是一朵浪花,而是一个时代的洪流。 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还没有消散,世界仍处于脆弱状态,数字新大陆却早已风云变幻。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正大规模崛起,吹响了数字经济战争的号角。 如何才能成为这场战争的赢家?在本书中,作者颜艳春提出产业共同体将代替传统电商经济体,成为主导21世纪新经济的力量,它们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世界产业力量,从战略利益共同体一起迈向共生、互赢的命运共同体。单打独斗的旧经济将纷纷瓦解,以 利他 为灵魂的产业共同体模式将加速整编和复兴正在失去优势和地盘的旧经济体。 本书打开了一扇新的数字化转型法门,作者结合Shopify、7-Eleven、贝壳找房、兴盛优选等不同行业的全球Z佳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三维价值罗盘、消费宇宙膨胀模型、数字移民共和国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提出了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能源安全新战略,围绕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要求,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 能源篇 ,为新时代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本书以案例的形式,全面展示了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年以来,我国企业在能源安全领域践行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能源供给革命、构建能源发展新格局、全面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科技部工作中发现,目前,我国国民的科技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对于以科学技术部为核心部门制定的各类科技创新资助政策认知程度不一,使得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资助存在着 *后一公里 的问题,降低了资助实效,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我国开展科技创新资助政策的普及教育。 福州大学苏世彬博士根据其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编写了《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资助政策体系》教材,并把该教材定位为我国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 宣传队和播种机 ,视高校的大学生和现有科技企业主、潜在的科技创业者作为其核心读者,无疑是在我国开展科技创新资助政策普及教育的一种积极
1995年,当《财富》杂志首次发布世界500强榜单时,中国(包括港台)只有三家企业上榜。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新榜单揭晓,中国上榜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43家,连续第二年保持世界首位。中国企业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排名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国家电网上升至全球第2位,从去年的102位上升至59位,阿里巴巴从132上升至63位,腾讯提升了65位到了197位,小米提升了84位排在第338位 这组振奋人心的数据和众多活跃在中国市场的 专精特新 企业蒸蒸日上,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态势。 经济向好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契机,而企业要提高长期竞争力,还需要借助数字力量完成转型。仔细审视成功企业,不难发现很多都是若干年前就着手创新、开始数字化转型的典范。企业的数字转型之旅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在数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十年典藏版)(精)》记录的是一个基本上已经失去或被遗忘的世界。在书中出现的工商人物,要么默默无闻,要么在另外的历史叙述中被脸谱化、妖魔化。在所有的历史时刻,这些人从来没有当过主角,不过在另外的意义上,正是这些人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一把池盐到一块麻布,从一把铁刀到一座城池。 作者吴晓波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集权制度下,权力与商业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更重要的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本书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