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经济正发生着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系统全面地解读中国经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并展望中国经济的 过去 现在 以及 未来 。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篇从经济格局角度,通过对主要经济指标的解读,系统性地认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以及国民经济循环的基本状况,总结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中国经济的突出变化和主要特征。 第二篇从经济周期角度,基于常见的经济周期类型,介绍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表现、成因以及影响,分析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所处的周期位置,展望 十四五 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 第三篇从长期趋势角度,根据各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分析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变化以及经济结构的变迁规律,勾勒出2035年远景目标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趋势。
本书是罗斯金关于政治经济学讲座的合集,包含三大讲座:《永久的欢乐,及其在市场上的价格(艺术的政治经济学)》《给那后来的:政治经济学要义》《微尘的赠礼:政治经济学原理六篇》,内容涉及艺术、商业、政治、伦理等方面,作者基于国民福利与劳动者尊严的立场,全面重释了政治经济学的根基与原则问题。其中《给那后来的》对圣雄甘地产生了极大影响,促使他在南非和印度开办乌托邦性质的田园劳作场所。 罗斯金反对经济上的功利主义,坚持劳动者的平等地位,主张同工同酬,强调商业中的责任与义务,坚信唯有生命是财富。这生命,包括其所有爱的能力、欢喜的能力和赞美的能力。他认为,养育最大数量的高贵而幸福之人的国家,才是最富有的;最大程度地完善自己生命之职责的人,才是最富有的。在罗斯金这里,关于这些事情的每一个问题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 均衡价格论 ,用边际效用规律来论证需求规律,并在 均衡价格 论的基础上建立分配论,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然后进行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原理(精装)》共分为六篇。篇 导言 介绍了经济学的实质、经济规律、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第二篇 若干经济概念 解释了财富、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收入、资本的概念和内涵;第三篇 论欲望及其满足 分析了欲望与活动的等级、消费者需求的等级、欲望的弹性、立即使用和延缓使用的选择、价值与效用;第四篇 生产要素 论述了土地的肥力、人口的增长、人口质量、财富的增长、工业组织。第五篇 需求、共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 包含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暂时均衡、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资金的投放与分配、连带需求与复合需求、连带供给与复合
本书研究了经济战争的本质。作者从现代经济学、社会学和军事学理论出发,列举了历史上和当今世界上发生的经济战争实例,阐述了经济战争中的人、机构、制度和国家哲学,分析了国家、企业和市场等在经济战争中的作用,讨论了经济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提出了国家与企业在经济战争中应采用的战略战术。布鲁姆严格区分竞争和经济战争,他认为,经济制度可以长期保障有序的竞争,在极端情况下,竞争会升级为经济战争。克劳塞维茨指出,军事冲突往往有不断升级的趋势,必须进行政治干预才能得到最终解决。同样,尽管很难完全杜绝经济战争的发生,但是,如果制定了明确的经济制度框架和政治框架,竞争就有可能不会升级为经济战争。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 人文经济学 的重大命题,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 的研究主题。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苏州考察时又指出: 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苏州正成为人们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读懂人文经济学的一个实践样本。 本书是一部基于苏州历史和实践的人文经济学研究著作。
本书是一部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学术著作,旨在回应一个到目前为止仍然困扰着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什么近现代各国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为此,本书在明确经济周期现象的存在性、并对货币与信用对于经济周期的解释力以及后者的时变特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和比较了马克思、奥地利学派、凯恩斯、熊彼特、费雪、新古典主义主流学派以及后凯恩斯学派等七个主要经济学流派的学者提出的货币与经济周期理论。上述探讨有助于读者形成对于货币与经济周期理论体系的清晰认识,从而为其理解经济周期形成的复杂机制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与此同时,本书还在附录部分收录了作者的两篇文章。其中,通过重新审视哈耶克的相关学术观点,作者阐述了其本人对于本书研究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中国上市公司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质量,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晴雨表。本书将上市公司分为三大类:大消费,包括海天味业、美的集团、爱尔眼科等;高端制造,包括科大讯飞、比亚迪等;新能源新材料,包括长江电力、万华化学等。通过对作者精心挑选的17家上市公司,着重分析其成长路径及经验,并通过将这些成功的上市公司经验予以分析论证,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成长助益,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本书从国富的源泉,即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即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 工资、地租和利润。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震动。它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该书也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将市场比作 看不见的手 。几百年来, 看不见的手 已经成为市场的代名词。 《国富论》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 □□ ,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本书曾被评为有史以来Z
在对中国基本问题研究得不深不透、得不到可靠的分析框架支持的情况下,仓促采取就事论事的应对措施,由于未能触及事情的根本,往往非但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相反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如果发生 数典忘祖、引喻失义 的扭曲,就更会使好不容易取得的认识成果付诸东流。 集结在《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的三本书《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正是力求亡羊补牢,按照经济科学的要求,讨论与中国发展和改革相关的基本问题。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发表在邓小平 南方谈话 以前,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张目的作用。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是制定国家 十一五 规划前的一场大辩论的产物,详细地讨论了诸如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如何通过改革建立实现这一转型所需的制度环境等相关问题。
全书共分为十二编,第一编 前资本主义诸经济形态 ,内容包括原始社会的经济、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封建制社会的经济。第二编 单纯商品经济 ,讲述了商品生产及其矛盾、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的特性等。第三编 资本与剩余价值论 ,包含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资本的一般概念等内容。第四编 工资论 ,论述了劳动力及其价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等。第五编 再生产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 。第六编 资本循环与资本流转 ,分析了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循环等。第七编 利润论 ,内容包括生产成本与利润、利润率与资本流转的关系等。第八编 信贷金融论 ,内容包括放贷资本与利息、企业利润与借贷利息等。第九编 地租论 。第十编 帝国主义论 ,内容包括财团资本的形成、资本主义危机等。第十一编 新民主主义经济 ,内容包括新民主
全书共23章,除最后的宏观经济学专门论题(第19 23章)这一部分外,核心论题分为引言(第1 3章)、跨时期经济学(第4 7章)、货币经济学(第8 11章)与产量决定、稳定政策及增长(第12 18章)四大部分。这是一本着眼于世界经济和宏观经济学的国际方面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书中避免运用高等数学,语言通俗易懂,并有大量现实世界的实际例子。
2022年3月1版4次: 全新升级,配套课件 海量文献,拓展阅读 轻松学习,进阶提升 经世致用,以经济地理学前沿进展揭示全球经济格局嬗变;学科交叉,集城市区域大成纵览经济地理学发展脉络。 一本书掌握经济地理学经典与前沿。 览中外经济地理之脉络,启中国经济建设之实践。 系统展示经济地理学发展前沿,研究生深化提升专业理论的推荐之作。 人文一经济地理、城市区域经济、城市区域管理领域的进阶读物。 经济地理学是常为新的,随着经济发展、制度演化和技术进步而不断演变,引入不同思潮、理论和方法,聚焦不同现象,探讨不同问题,回应不同社会关切。 《高级经济地理学》系统梳理经济地理学主要领域经典文献和前沿进展,以学科知识进步展示当代经济地理学发展,为人文一经济地理学、城市区域经济学以及城市区域管理学、城市规划等学
本书收集了钱颖一在2011年到2018年任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期间举行的20场 院长对话 的实录,包括了一些当今世界知名度*的创业家、企业家、投资家以及国内著名的人文艺术人士。全书共分三编。*编 创业 中共有8场对话。嘉宾中有三位是中国*著名的创业家: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字节跳动(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对话嘉宾中有两位是美国*著名的创业家:特斯拉和SpaceX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对话嘉宾中还有中国著名风险投资家、红杉资本中国创始人沈南鹏,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家彼得 蒂尔(Peter Thiel)。第二编 创新 中有8场对话,对话嘉宾都是当今世界中*著名的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有三位来自全球*科技公司:苹果公司的CEO蒂姆 库克(Tim Cook),微软公司的CEO萨提亚 纳德拉(Satya Nadell
本书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等国际组织关于国有经济的数据,以及各国官方统计数据等国有经济相关数据,搭建国有经济国别数据库,从国有经济的演变历程、发展现状、治理情况等方面分析代表性国家的国有经济发展情况。本书从多角度介绍和深入分析了分析了德国、美国、蒙古、埃塞、南非、沙特、印度、印尼8个国家的国有经济情况,以使读者增进对全球国有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为我国制定国有经济发展与改革的相关政策提供全球视野。
本书是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康芒斯的主要著作之一。制度学派出现在二十世纪初叶的美国。这时美国在世界工业产量上已占首位,并且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正是在美国,资本主义的矛盾表现得*为露骨。制度学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时代的期权》是作者结合自己的艺术品投资经历和价值投资理念而撰写的一部对艺术品投资的价值投资属性进行探讨的图书。本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开创性的,价值投资的开创者们,例如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都没有关于艺术品投资的阐述,巴菲特甚至认为艺术品买卖是非理性的投资行为。《时代的期权》梳理了中西艺术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西方艺术史,运用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艺术品投资与价值投资的相通性做出了自己的研究与阐述,为貌似充满投机、非理性的艺术品市场,梳理出了一条隐含的价值法则:艺术品是否承载有力的时代信息,决定了艺术品的价值。
作为40年改革全过程的参与者,吴敬琏参与过多次重大理论和政策争论,参加了各个改革阶段和各方面改革的实际推进工作,他的思想认识也随着改革的进程和研究的深入而成长。本书精选了部分能够代表他在1978 2019年间思想发展轨迹的文章,完整呈现了他的改革实践和思考过程,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可为有兴趣研究中国改革历史、 温故而知新 的读者提供参考。 本书在首版的基础上作了部分修订,另为便利研究者使用,新版在上下册都呈现了整本书的目录。
本书从航海大发现开始讲述全球贸易保护的发展历史,聚焦于美国、欧洲主要经济体,以及印度、韩国、墨西哥、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历史演进;描述了美日、中美、欧美、中欧、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内部及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摩擦的典型事件,以及未来发展和应对方案。本书还对世界贸易体系的利益格局变迁、贸易战与贸易谈判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行业、企业、个人从业者等维度探究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中国方案。 作者对贸易保护史的描写信手拈来,从历史与地理的多重维度梳理全球贸易保护的脉络,这种宽广的历史性描述有助于我们摆脱对当前贸易格局的脸谱化认知,并从尘封的历史记忆中寻求全球贸易保护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