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保险法本科教学而写。相较前版,第三版在作者阵容、编写体例、章节安排、具体内容各方面均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完善,堪为一本全新教材。 全书基本遵从《保险法》的体系结构,以 保险与保险法概述 保险合同总论 保险合同分论 保险业法 四编阐述保险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尤其是保险合同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则以及各种人身、财产保险合同。注重吸纳保险法、相关司法解释、法规及规章等*内容,注重结合保险实务和司法实践,突出保险法自身特色。章前设有导读,章后设有案例练习,并注重使用图表概括内容、强化逻辑。 本书以法为本、释义准确、关注实践、贴近需求,适于政法院校及财经院校保险法教学使用,并适于实务人士参考使用。
《商事法律文件解读》以"解读"为重点,通过对*出台的商事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以及重要地方司法业务文件进行解读,为广大读者学习理解*法律规范、正确贯彻执行法律文件、及时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信息平台。本辑设置了"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性文件与解读""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性文件与解读""司法实务问题研究""新类型疑难案例选评"等栏目,具有较强的资料参考价值和实务指导性,适合广大商事法官以及其他人员学习参考。
《内幕交易罪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研究》通过对内幕交易犯罪主体问题、行为客体问题、犯罪行为模式问题、情节严重认定问题地研究,与域外一些国家的立法规定、司法认定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试图对证券内幕交易客观构成要素若干问题进行细致地阐述,并对其各个要件要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之建议。
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是一个复杂且长远的系统性工程,要运用系统观、全局观、协调观思维,统筹优化被称为商事纠纷解决 三驾马车 的诉讼、仲裁和调解制度。建立健全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既需要充分发挥诉讼、仲裁和调解制度的独立优势以增强市场主体商事纠纷化解的获得感与法治体验感,也需要构建和优化集诉讼、仲裁和调解为一体的 一站式 商事纠纷解决平台来服务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法治化生动实践。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票据法,清末由西方传入。作为一本票法基本原理性的著述,为近代中国特别是民国票据立法,如何规范票据行为,向全社会普及商法知识,传播公平观念与商业文明,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书就是这类著作中极具代表的作品之一。全书分五章,正篇部分简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商业中的钱庄与庄票,票据法固有的汇票、期票与支票;附录部分收入日本法学家志田钾太朗 (1868-1951)1909年拟就的票据法草案三编十三章九十四条,汇编审判的票据判例、银行的条例与规则,等等。 本书是了解民国时期票据法理论的基础读物,其中的一些商法理念、商法惯例,对于今天完善中国现代票据法律制度都有借鉴价值。
201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法学领域特别是电子商务法学领域的重大事件。本书的编写以现行电子商务法为基础,充分吸收国内外电子商务法理论研究成果,力求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阐释电子商务法的各项制度和基础理论。本书由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崔聪聪担任主编,多位参加电子商务立法的专家以及长期致力于电子商务法研究的学者、法官和企业法务人员参与编写,可供高等学校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三大学科各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专业课理论教材、选修课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执法部门、司法部门以及企业法务研学电子商务法的参考用书。
《商事法律文件解读(总第148辑)(2017.4)》为中国商法法律解释的书,由杜万华编著。迅捷刊登*法律规范,权威点评新型疑难案例。追踪法学前沿理论动态,同步解读相关法律文件。专家解答法律适用问题,剖析立法司法执法热点。
本书是四川大学法学院集刊的第15辑。本集刊创办于2009年, 每年出版两辑, 以“发现和培育有创意的民商法学术思想幼苗”为己任, 对稿件创意的要求有时甚于理论程度, 并要求一定要关注民生。近十年来, 该集刊不断发掘能够及时服务于社会的各种民商制度创新课题, 一以贯之地坚持力戒“无病呻吟”或“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的争鸣, 实实在在地为中国民生和实业提高效率、为社会生活多元化发展提供制度多样化供给而不断探索。
本书是四川大学法学院集刊的第16辑。本集刊创办于2009年,每年出版两辑,以“发现和培育有创意的民商法学术思想幼苗”为己任,对稿件创意的要求有时甚于理论程度,并要求一定要关注民生。近十年来,该集刊不断发掘能够及时服务于社会的各种民商制度创新课题,一以贯之地坚持力戒“无病呻吟”或“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的争鸣,实实在在地为中国民生和实业提高效率、为社会生活多元化发展提供制度多样化供给而不断探索。本书2019年下半年出版,第16辑除了现有的各个栏目以外,将另设专题:产权平等保护立法研究具体问题探究。四川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四川大学法学学科是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该院的《民商法争鸣》集刊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本书以股权作为财产的流动性和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保护之间的关系为线索,论述了股权转让限制制度的相关问题。有限责任公司兼具人合性与资合性,其人合性体现在股东之间的熟悉和信任成为公司建立的基础,基于这样的基础,股权转让限制制度被股东所采纳。常见的三种股权转让限制手段分别是同意程序、优先购买权和股权购买协议。公司章程中股权转让限制措施应以合理性为必要,不满足合理性要求的股权转让限制措施应为无效。除了股权买卖以外,股权的质押、股权继承或遗赠、离婚时的股权分割、股权赠与、执行法律所产生的交易及强制执行等均涉及股权转让限制能否适用的问题。违反股权转让限制措施的股权转让合同本身应为有效的合同,但不一定发生股权变动的后果。股权转让限制制度实际上是在股权的流动性与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保护之间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票据法,清末由西方传入。作为一本票法基本原理性的著述,为近代中国特别是民国票据立法,如何规范票据行为,向全社会普及商法知识,传播公平观念与商业文明,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王敦常编辑的《票据法原理/中国注释法学文库》就是这类著作中 代表的作品之一。全书分五章,正篇部分简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商业中的钱庄与庄票,票据法固有的汇票、期票与支票;附录部分收入日本法学家志田钾太朗(1868-1951)1909年拟就的票据法草案三编十三章九十四条,汇编审判的票据判例、银行的条例与规则,等等。 本书是了解民国时期票据法理论的基础读物,其中的一些商法理念、商法惯例,对于 完善中国现代票据法律制度都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