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财政法和税法两篇,共计18章。基于理论研究、财税立法的现状以及教学需要,依循经济原理 法学理论 法律制度的线索展开。前6章主要介绍财政原理与财政法总论,以及具体的预算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和转移支付法的理论和制度;后12章主要介绍税收原理、税法总论,以及税收体制法、税收征纳实体法和税收征纳程序法的理论和制度,具体包括课税要素理论、税权理论、征纳权义理论等理论,商品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等税收征纳实体法制度,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等税收征纳程序法制度,以及税收复议与税收诉讼等税收争讼制度。
本书选择对公众参与国家财政投入监督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对公众参与国家财政投入监督进行理论梳理,以期在应然的价值层面树立公众参与财政投入监督的理念;另一方面运用法学研究的方法对公众参与国家财政投入监督进行完整的制度建构,实现其运行机制的法律化设计。如何在国家财政投入监督活动中,赋予相关主体监督参与权,从而改变国家财政投入监督过程的治理格局,成为打破原有国家财政投入监督运行模式的关键布局。公众在公共财政国家既是财政资源供给方,也应是财政资源使用过程中监督的参与者。公众对国家财政投入监督的参与程度以及参与权利实现的水平既是评价财政民主化程度的强力指标,也是测度国家治理中公众参与度的重要指针。
票据法是技术性、专业性极强的法律体系,即使有一定法学基础的人,学习和掌握这个法律也颇为耗费精神,《票据法(第四版)》贯彻“使读者明白法理、知晓法律、会运用法理和法律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力图化深奥为通俗、解复杂为简约,向读者清晰地阐释票据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相对完整地说明票据法理和我国现行票据法律规范,较为深入地揭示票据行为和票据关系的规则,努力地帮助读者构建票据法律知识结构、培养票据法律思维,引导读者形成运用票据法理和法律解决票据问题的能力。 《票据法(第四版)》注重理论说明。作者以票据关系、票据行为为主线,展开述、释、论。全书主要分成总论、分论两个部分。在总论部分,主要讲解票据、票据关系、票据行为、票据权利的一般理论和我国有关的法律规范;在分论部分,以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