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组编,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包含外法律及仲裁领域专家关于仲裁案件的主要观点及论述,本辑分为 “特载”“专论”“ADR”三个专题。这些论文的研究题材主要围绕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年度观察(2022 )、中国金融衍生品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2)、仲裁司法审查实践中的“公共政策”研究、公司章程制定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解析等,从程序及实体多维度就仲裁行业前沿热点进行了富有探索性的研究。
取得时效是民法法域的一项传统制度。逆权管有(Adverse Possession,也译为逆权侵占、反占有)是普通法域中具有传统土地保有制特点的“取得时效(Acquisitive Prescription)”制度。随着普通法域土地登记制度的发展,逆权管有制度受到了的挑战,在多个地区出现了新发展。与此同时,民法法域也出现了对取得时效制度适用的争议。取得时效和逆权管有制度的新发展集中显示了对财产权保护的不足或制度的正当性缺失。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组成部分,部分在导论中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在章讨论典型普通法域逆权管有制度的争议与改革、第二章讨论民法法域取得时效制度的主要争议与发展,第三章讨论类取得时效并在取得时效制度的历史考察中将问题深化,试图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第三部分对取得时效正当性进行综合论证,并得出阶段性问题结论;第四部分讨论取得
《诉讼法学研究(第20卷)》是诉讼法学研究第二十卷,本卷分设行政诉讼法修改专题、刑事错案研究专题、诉讼前沿、司法实务、博士生论坛、外国诉讼制度六个栏目,收录文章17篇,既有立足中国诉讼制度的探讨,也有域外他山之石的介绍,适合广大法律从业人员阅读。
为讲好中国故事,消除外国友人的误解,作者充分发挥其工作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的语言优势,以英文写作本书,并以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现行规定为主线,介绍中国当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管辖、诉讼参与人,以及刑事强制措施等内容,并对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本书不仅能为英语为主要阅读语言的人群了解中国的法律制度提供详实的资料,同时,也能为法学教师及学生提高法律英语表达能力、探索比较法研究新方向提供思路。
《中国医疗诉讼与医疗警戒蓝皮书(第二卷·妇科 2016年)》在体例上,每个案例均分为四部分:部分尽可能以简介、明了、专业的病历小结方式对案情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归纳医患双方对于该医疗纠纷的争议焦点;第三部分真实介绍鉴定意见;第四部分是分析评论。适合广大医疗和法律从业者阅读。
本书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组编,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包含外法律及仲裁领域专家关于仲裁案件的主要观点及论述,本辑分为“特载”“专论”“比较研究”三个专题。这些论文的研究题材主要围绕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年度观察(2021)、建设工程价款受偿权的清偿顺位、碳排放权交易合同法律风险识别与预防、专利仲裁制度研究、照付不议合同及其法律问题等,从程序及实体多维度就仲裁行业前沿热点进行了富有探索性的研究。
本书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组编,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主要收录中外仲裁、调解、工程评审等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相关的民商事理论性、实践性的论文或者介绍性文章。 本辑专题为第九届“北仲杯”高校商事仲裁有奖征文大赛获奖论文。这些论文的研究题材主要围绕送达、远程开庭、或裁或审仲裁条款、国际投资仲裁等业界广泛关注的实务问题,从程序及实体多维度就仲裁行业前沿热点进行了富有探索性的研究。这些论文充分体现了作者们独到的学术视角和活跃的学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