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的十几位国际法学者在2004年为纪念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筒井若水先生70寿辰及其多年来对国际法的研究和教学所做出的贡献而策划写作的。本书在2010年进行了修订,目前翻译出版呈现给读者的就是经修订后的版本。全书共计18章,从理论到实践几乎涵盖了当今国际法的所有内容,包括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关系变化而引起国际社会法律制度变革在内的一些规则变化,因此将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国际法和提高运用国际法思考和看待国际关系的能力,为正处在发展和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阶段的中国构建法治国家和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做出贡献。
本书是一部 的欧盟法教材,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发行第7版,被欧洲各大法学院的学生奉为欧盟法教材的“ ”。该书两位作者在欧盟法学界享有盛名,在欧盟法教学与研究领域具有 深刻的见解。本书体例宏大、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在内容上,包括欧盟一体化进程与成员国身份危机、欧盟机构与权能、立法与决策程序、欧盟法的性质与效力、欧盟法的适用、欧盟法与成员国法的关系、欧盟 关系法、欧盟的人权保护、欧盟司法制度、单一市场与四大自由、欧盟公民权、公平待遇与非歧视、欧盟刑法和欧盟竞争法等;在资料上,提供欧盟基础条约条款解读、大量经典案例分析以及丰富的学术评论摘录等。全书章节结构合理,适合于各层次学生和研究者阅读,为学生和学者进一步研究分析 加复杂的欧盟法和 法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本书节选翻译《美国专利审查操作指南(MPEP)》2100章“可专利性”(patentability)部分。该章节内容相对独立,主要是对《美国专利法》101条(专利保护的主题)、102条(新颖性)、103条(非显而易见性)和112条(清楚完整)等 重要的实体法条的解读与适用,不仅与我国的对应法条高度相关,还涵盖了我国专利法中实用性、优先权、单一性、修改超范围、必要技术特征等重要实体条款涉及的内容,因此对于我国专利申请与审查及学术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重点讨论当代国际法领域的重大议题,包括以《联合国宪章》为代表的国际法,以及经济争端、海洋划界、外层空间开发等具体领域关涉的法律问题,为专题性研究,为丛书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思考中国在国际秩序变革中的战略与策略问题提供前提和基础。
维尔纳·薄逸克教授所著的《刑事诉讼法》是德国影响力 的教科书。而且这本教科书在我国大陆以外的东亚地区也已成为经典,一个典型例证是,但凡 地区留德学者之文献,几乎无一篇不引用这本教科书者。 本书涵盖刑事诉讼法的总论和分论部分,其中总论部分包括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以及管辖、诉讼主体、回避、刑事追诉专门机关职权、被告人基本权利、辩护、证据法制度和原理、证据排除法则、强制措施尤其是羁押、诉讼要件和诉讼行为等全面的基本制度和理论范畴。在总论部分涉及到了许多中国刑事诉讼法尚属研究空白,甚至 未知的领域,例如刑事诉讼行为理论,诉讼客体理论、自主性证据禁止理论等。其研究方法 是从德国盛行的法教义学研究方法入手,即每一个理论议题都不脱离法条的解释技术。 在分论部分则包括侦查程序、起诉和不起诉、中间程序
本书全面、详细而严谨地阐述了以1979年《货物买卖法》为核心的英国货物买卖法,其中同时包括英格兰法和具有大陆法性质的苏格兰法的内容,在重点讲解商事买卖的同时,还简要分析了近年来越发受到关注的消费者买卖,是一本 可读性的英国货物买卖法教科书和实务指南。本书涵盖了货物买卖法的各个方面,学理分析清晰、精辟,判例整理完整,可读性、实用性强,对学习货物买卖法的学生、研究货物买卖法的学者和从事货物买卖法实务工作的律师、仲裁员和法官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重点讨论当代国际法领域的重大议题,包括以《联合国宪章》为代表的国际法,以及经济争端、海洋划界、外层空间开发等具体领域关涉的法律问题,为专题性研究,为丛书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思考中国在国际秩序变革中的战略与策略问题提供前提和基础。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探索(上、下册)》分为上、下两册,是作者在海内外发表的国际经济法论文的自选集。三十余年来,作者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实际,较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理论和实务问题,学术成果丰硕。至四编是论文集,分别探讨“国际经济法的‘中国特色话语’”“国际投资法的中国特色实践”“国际贸易法的中国特色实践”和“香港涉外经济法律实践”等四个领域十个专题。第五编题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创建”,选择具有代表性、参考性的信息资料,从学科建设实践、学会工作感悟和治学心得分享等方面反映本人参与创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实践和体会。附编题为“惠风和畅 家国情感”,是作者感念父母亲人、分享成长经历和温馨情感的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
国际法中的大多数问题归根结底都起因于条约解释问题。本书以国际投资仲裁中的条约解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近百个投资仲裁裁决,以及梳理大量文献,力求全面、系统地呈现国际投资仲裁庭如何运用条约解释方法对双边投资条约进行解释。通过对比国际法院与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的实践,本书还对目前国际投资仲裁中条约解释方面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提出了详实的方案。
本书正文共七章,围绕着确定管辖权、法律适用以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这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具体而言,各章主要包含以下研究内容: 章奠定研究陆空联运合同 私法问题的基础理论。第二章研究如何确定陆空联运合同案件管辖权。第三章研究运输公约,主要是《蒙特利尔公约》,适用于陆空联运合同所包含的 航空货物运输区段之条件,以及前述公约扩张适用于陆空联运合同本身的条件。第四章研究陆空联运合同法律适用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在陆空联运合同中运用法律选择方法确定合同准据法。第五章探讨陆空联运合同准据法适用中的问题。第六章考察陆空联运合同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本章首先考察陆空联运判决如何适用《公路公约》规定的判决承认与执行机制。而后,本章遵循承认外国判决的一般程序,首先分析承认陆空联运合同的条件。而后考察陆空联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