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带来社会经济的根本性变革,挑战政府的经济治理模式,给基于传统货物和服务贸易的世界贸易规则带来显著威胁,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数字资源分配失衡问题。近些年,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已成全球极具竞争力的行业,然而国内迄今尚未建立起完备的数字贸易相关立法,对国际数字贸易议题的参与程度也不高,数字贸易规则研究亟待加强。正确客观地认识数字贸易规则的内涵与发展规律,是中国面临的现实紧迫课题。 《数字贸易国际规则的新发展》主要通过对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美国、欧盟、新加坡、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规则制定主体及其制定时间脉络对数字贸易国际规则进行梳理,关注规则制定中的核心问题,分析其背后的政策与国家战略,从中归纳出数字贸易国际规则的演进特点和具体过程;通过对规则制定历史的回顾分析其存在的问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事关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单一国家和区域的应对措施已经无法有效化解其造成的损害和威胁,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才能够实现减排的共同目标。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诸多合作路径中,碳交易的协调合作,作为兼顾实现气候治理目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被各国广泛应用。《京都议定书》下的 京都三机制 对国际碳交易进行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但因制度规则的不合理被《巴黎协定》下的相关机制所更替。《巴黎协定》在继承发展《京都议定书》中碳交易有关规则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两种碳交易机制的框架,即第6条第2款下的以国际转让减缓成果(Internationally Transferred Mitigation Outcomes,ITMOs)为标的的交易机制,以及第6条第4款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SDM)。前者鼓励各国达成碳市场链接等合作协议;后者则着
本书以国际商事合同根本违约认定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法院、仲裁庭适用CISG和UPICC的大量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以小见大,探寻了判例法路径是否为国际商事合同法统一解释的有效路径,以及中国在解决国际商事合同纠纷中应如何发挥引领作用。本书结论对当事人参与国际商事交往、裁判者进行统一裁判、规则制定者制定区域统一化规则或国内合同法规则以及学者对国际商事合同法统一化问题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因而数据治理能力也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迭代,全球数据主权逐渐明晰,数据跨境流动立法博弈加剧。数据保护问题的复杂性、紧迫性、专业性进一步凸显,有必要对数据相关立法进一步深化,加速立法建设进程。本书通过对该领域作深入的理论与制度化研究,旨在提升中国在国际数据规则博弈中的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国际法治路径下明确数据主权战略并提出构建数据跨境流动的法律应对策略。
毛俊响、王历编*的这本《国际法典型案例评析》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国际法基本原理、国际法主体、主权行使的空间、条约与国际习惯、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国际争端解决、国家责任、国际法上的个人、战争与人道主义法。 本书在对国际法基本问题进行简要概括和提炼之后,从 基本案情 、 法律分析 、 资料阅读 和 延伸思考 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典型案例,以帮助学生*好地理解国际法相关知识点。 本书主要供法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结合国际公法教材对照使用。
战争法是国际法最古老的分支之一,也是国际法中编纂最为完备的部门法。战争和武装冲突从未停止,而由于其破坏性持续上升,战争法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当发生种种违反战争法规惯例之暴行和惨剧时,公众和舆论对战争法难以保护平民的失望和不满也屡见不鲜。问题在于,保护平民和民用物体只是战争法晚近的目标,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平民在战争法中甚至不存在。本书认为,了解战争法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评价战争法,也能更准确地把握战争法的发展趋势和实现方式。为此,本书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近现代、 漫长的十九世纪 和二十世纪这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研究战争法,分析希腊罗马世界如何确立战争法的 文明 基调、正义战争理论如何产生和发展、骑士和雇佣军如何影响战争法、军民两分法为何出现、殖民地战争、法国大
本书以《核不扩散公约》(NPT的解释批判理论为基础,重新审视核不扩散法中和平利用核能中规定的 不可剥夺之权利 。揭示规则导向的法律思维在条约解释中的谬误。借鉴了建构主义本体论的观点,即规范和制度是主体间构建的结果。这种视角有助于为把法律理解为过程提供理论基础。上述理论有助于真正阐释和构建和平利用核能的 不可剥夺的权利 和多边核出口管制之间的法律关系。
本书研究对象为复杂社会文化影响下的马来西亚法律,旨在探究马来西亚法律与多元社会文化的互动情况。本书介绍了独立前马来西亚法律的历史演进,并将独立后的马来西亚法律置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之中考察,寻找多元社会文化对其作用的条件和规律,并分析了当代马来西亚法律如何回应多元社会化和所面临的新挑战等。本书一方面置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之中进行考察,寻找多元社会文化对法律作用的条件、方式、规律;另一方面分析当代马来西亚法律怎样回应多元社会文化,其中不同的法律部门对多元社会文化的回应各有特点。
矿产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支柱性资源,对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的权属配置及其开发利用管理直接决定了该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美国以及东盟国家的矿产资源法律的规定及其主要制度内容,并从矿权设定、矿权流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TPP争端解决机制建立在 WTO 等数十年制度探索和实践基础之上,是WTO等争端解决机制的 升级版 。由TPP文本覆盖范围的宽领域和标准的高水平可以预见,未来的双边、区域或 WTO谈判,都会 路径依赖 地参考TPP文本。而且,CPTPP对TPP第28章争端解决的内容并没有作出调整,因此,有必要对其作一个全面解读,把握其精神要义,以服务我国FTA及 一带一路 争端解决机制的建构和运用。
联合国成立后,一直为推进国际社会的法治而努力工作。其中,鼓励国际法的教学和传播是 加强国际法治 的重要内容。早在1947年,联合国大会专门通过 国际法之教学 的176号决议。决议促请各会员国政府,在各大学和各高等教育机构,推广国际法各方面之教学。通过教育,使人民认识国际关系之原理及章则。196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技术协助以谋促进国际法之讲授、研习、传播及广泛明了 的1816号决议。决议指出,鉴于人类所遭遇之严重问题唯有通过谅解、相互合作与加强国际法及其在国际关系上之适用,方能恒久解决,决议促请各会员国政府为国际法订立广大训练方案。200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联合国国际法的教学、研究、传播和广泛了解协助方案,决议,强调在所有大学的法律学科教学中,国际法应占有适当地位。国际社会实践表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
本书从区域国别研究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法国社会的特征。内容覆盖法国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系、职业精神、文化政策。这些关乎法国社会运行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从本质上反映了对等级的依恋和对平等的追求。这一看似矛盾的社会生活方式背后却有着统一的文化逻辑:高贵与低贱的对立。这一基本文化特征也贯穿法国文学的创作实践,《追忆似水年华》就是这一文化逻辑的典型代表。本书多学科、多角度、大跨度的论述为认识当代法国社会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从教学角度看,本教材能够体现 法专业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可用于《 争端解决法》的课堂教学或模拟法庭辅助训练,有利于培养既掌握 规则又了解多种争端类型的涉外高层次法律人才;其次,从维护 权益角度,本教材将是项目组成员多年服务外交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的总结,对业界熟悉和运用应用 法规则应对未来 法多类型争端,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教材包括导读、各章课程所涉的案例概要、课后思考题等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栏目。教材的主要内容设置:涉及 争端解决的类型和争端解决机构、 法院的程序法与热点判例、《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程序与经典案例、 贸易争端(含 仲裁和WTO争端解决机制),以及联合国以及区域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本书是一部关于日本 私法的学术著作,涵盖了日本 私法立法的广泛领域,全景式地回顾了日本 私法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探讨了日本 私法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深入了解日本 私法,尤其是日本在这一领域的立法历程和发展规律,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以进出口企业的实践需要为导向,对于其在各个进出口环节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从签订合同开始,到外贸代理、货物质量检验、运输、结算等每个贸易环节,依类型、性质和成因,逐一分析,并结合多年司法实践经验和相关知识,给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辅以对应的司法裁判案例,以便企业理解过往案件处理中法院的裁判思路和倾向,今后能有所预判,少走弯路。书中以相当大的篇幅来拆解贸易纠纷的解决方式、诉讼要点,以及涉外民商事判决、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