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作出修改: 将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作出修改: 将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刑事诉讼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刑事诉讼活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程序及其法理基础,探讨了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和实践探索,特别是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刑事诉讼法观。《刑事诉讼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吸收了国内及法治发达国家的刑事诉讼的先进成果,尤其是充分尊重刑事诉讼关于保障人权、规范职权的本质特点。
为了规范婚姻登记工作,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实施,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制定《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条例》共六章、二十八条,即总则、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法律责任、附则。主要内容为:增加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关系到各类市场主体的设立终止、日常经营,是社会生活、市场交易的基本法。 民法典注释本为法律单行本注释本系列之一,由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反映民法典立法宗旨和法律条款的基本内容,内容、准确。 民法典注释本通过提炼主旨、条文注释、关联法规的形式对整部民法典进行解读,对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人格权编七分编的一千二百六十个法律条文进行详细地解读,解读内容全面具体,解读角度准确深刻。 民法典注释本主要面向普通大众与实务人士,供其了解我国民事法的基本规范,是遵守国家法律秩序、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用型法规工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公安机关适用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办理刑事案件的重要规章,历经1998年、2012年两次修改,此次修改的规定全面吸收了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和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果,对规范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实现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修改内容如下: 完善了强制措施制度、受立案制度、侦查制度、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机制。 落实了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关于认罪认罚从宽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取证规则。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信息化应用,完善办案协作等制度。 根据新 的监察法,明确了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
本书摒弃了传统的说教方式,围绕“只有真正认识毒品才能更好地远离毒品”的主旨,告诉青少年如何正确认识、对待毒品,自觉地远离毒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和图片实例,深入浅出地向青少年介绍了毒品的起源、概念特征、分类及危害。讲述了为什么吸毒会上瘾,为什么毒瘾难戒掉,让青少年知道成瘾性产生的医学机制,让他们能主动拒绝毒品。本书结构合理、语言生动、形式新颖、案例翔实,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让青少年人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作出修改: 将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作出修改: 将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主要单位,绝大多数人都是“家庭”中人,因此本书以一家人的生活场景为主线索,对百姓工作、生活中涉及的民法典知识用情景生活剧的方式进行解读、展现,以期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且熟悉的漫画场景中学习民法典法律知识。 与《民法典》相对应,本书共分为九章,分别对生活中涉及的财产保护、常见合同、婚姻家庭、继承、青少年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常见侵权行为等民法典法律常识进行介绍。本书每个章节分为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普及1-2个法律知识点,让读者3分钟就能读懂一个法律常识,遇到问题知道如何使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 立法建议稿及简要说明》主要内容包括:章:总则;第二章:公益诉讼的提起;第三章:公益诉讼的管辖;第四章:公益诉讼权利和义务;第五章:附则。
《中国法学教科书原理与研究系列:国际私法学(第2版)》在基本理论方面,围绕国际私法是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这一基本观点来展开对整个国际私法学的研究和探讨;对传统的国际私法学理论,如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范围、性质等作了新的反思;对其中的一些概念,如冲突规范和实体规范以及统一实体规范等作了新的阐述;对其他一些概念,如准据法、识别等作了更加准确、规范和统一的界定。 《中国法学教科书原理与研究系列:国际私法学(第2版)》在体系上,采用了与目前外已经出版的所有国际私法论著都不尽相同的逻辑结构,对国际私法学的相关内容作了完全不同的结构设计;较为广泛和系统地研究和探讨了国际私法领域的各种民事和商事法律规范,同时也只研究和探讨了国际私法领域的各种民事和商事法律规范。
张月梅是一名资深的商标评审委员会审查员,也是知产力IPRdaily上活跃的专栏作者。一年前,她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名字就叫《张月梅的商标文》。现在以图书方式呈现的50篇商标文,是两年来张月梅的原创文章汇编。梦想成为作家的张月梅,因缘巧合成为了一名审查员,12年的工作中,她经手上万件评审案件,耳闻目睹太多因为缺乏商标注册常识而付出惨重代价的案例,遂决定提笔撰写文章,专门结合现实发生的故事来普及推广商标注册确权的相关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基础(修订本)/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丛书》充分考虑非知识产权专业读者的特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的基础知识、规则、方法,兼顾理论体系性和实践应用性。上篇知识产权法律基础涵盖了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保护对象、取得及维护、归属及行使、内容及限制、转让及许可和法律保护:下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础涵盖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及内容、模式及制度、专利信息分析、专利管理、商标管理和风险管理。《知识产权基础(修订本)/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丛书》既是非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的基础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校非知识产权专业的通识课教材。 适用对象: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专利工作者、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高校非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本科生。